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佳人 蚁篆(随笔)
查看: 370|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蚁篆(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5 11: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8-5 15:09 编辑

  “蚁篆”是我对自家书写的谑称。笔法、间架全无讲究,一味面目可憎,有类蚂蚁爬过。唯一好处是尚不缺胳膊少腿,望去依稀可辨。不似西医开出的拉丁文药方,一半个药剂师外其他人认不得。
  我从没把书写当过正事。念中学时班上有俩汉中籍同窗,大名鼎鼎的“石门十三品”就在他们家乡,两个都写得一手好字。一个习魏碑、一个工隶书。相处久了,免不了临渊羡鱼。然则究竟字无百日之功,到末了还是没学成。
  我从来就是个糙人。每日一睁开眼睛的头等要务便是出力赚钱、养家糊口等刻不容缓的正事,其次才是那些引人入胜的吃喝玩乐。至于写字,能满足基本的实用性要求就得了。
  古人重书法是因字的好坏往往关系到切身利益。乡试会试,只写得好文章是不够的,字也须写得好。至于给上官、给东家写请示、写汇报,就更不可草草了。是故那时的读书人写的字多少都有个样子。
  我见过旧社会一些学历并不高的普通人留下的书信,也见过老一代乡下人过年写的对联,差不多都是一手中规中矩的行楷、行草,甚至看得出《兰亭序》、《祭侄文稿》的影响。西安有个名叫“新兴号”的老字号,他家那块传承百年的柳体门匾便是个粗通文墨的厨子写的。
  现而今国家、社会用人,大多不讲究这些个了。书法便由昔日读书人必习的技艺转化为一门艺术。
  俯察那些惯以左撇子写字的洋人,他们的爷爷、姥爷留下的文书尚维持着颇讲法度的半花体,今天则大都是潦草的手写印刷体了,有类我的“蚁篆”。
  家父虽是理科教授,他画的山水中堂却很有些名气,又写得一手漂亮的行楷。然则他的一些画的题款,却是身为商会会长的二伯写的。据父亲说,二伯的字比他好。
  父亲一生酷好书画,留下许多珂罗版精印的名家简牍,自然也少不了宣纸、毛笔、颜料、墨锭和砚。满满的一大箱,数十年随我搬了七八次家。在我这个不求上进的不肖子手里,这一箱宝物从未起过任何作用。
  我虽不懂书法,却爱看写得好的字。一听说哪儿有著名碑碣、摩崖,往往会远远地跑去了看,装模作样地瞻仰、揣摩一通。九成宫遗址的颜鲁公《礼泉铭》、米公祠米元章的诸多碑刻、褒斜道路边的《石门颂》、焦山的《瘗鹤铭》、柳子庙的《荔子碑》、白鹿洞的《踏莎行》等碑碣、摩崖前,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墨宝、拓片,也很攒了几张。
  然则无论父亲留下的精印书画,还是买来便扔在书柜里不看第二眼的墨宝、拓片,都没能使我的字有丝毫起色。几十年里它们是它们,我只是我。几十年如一日挣我的薪水,喝我的烧酒,写我的蚁篆。营营孳孳,不知老之将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9
发表于 2025-8-6 19:23 |只看该作者
有些是自己不会做但是喜欢欣赏,也挺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8-6 18:10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3:37
书画家再是自吹自擂,一般也不敢用创造,都说创作。

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8-6 16:37 |只看该作者
秦川梦回 发表于 2025-8-6 16:33
在你这里有时能感觉到当年的我

毋庸置疑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8-6 16:33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5:59
秦老师过奖,家学是真没有,从我祖父那一辈儿就断了。

在你这里有时能感觉到当年的我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8-6 15:59 |只看该作者
秦川梦回 发表于 2025-8-6 15:51
丸子年轻、稳健、家学渊博,后生可畏者也。

秦老师过奖,家学是真没有,从我祖父那一辈儿就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8-6 15:51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0:57
还有结体,取万家之长。从颜柳入手,兼习欧赵;上溯魏晋,直追秦汉;继而转攻明清诸家,于真草隶篆无不涉 ...

丸子年轻、稳健、家学渊博,后生可畏者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8-6 15:45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40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元霸的知识涉猎极广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8-6 13:53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8-6 13:39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3:37
书画家再是自吹自擂,一般也不敢用创造,都说创作。

搞创作,文学也是,比如林老的“碎碎念”。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8-6 13:37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8-6 13:20
我看了一下 。学习总是好事;出新出奇出自己,却总是有危险。

书画家再是自吹自擂,一般也不敢用创造,都说创作。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8-6 13:20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3:03
创造?创新吧,所谓的个人风格,都在争取这个。

我看了一下 。学习总是好事;出新出奇出自己,却总是有危险。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8-6 13:03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8-6 12:22
我们县的书法会长,前天的活动,展示他的秦简。还是下功夫不错,不只是有模样,还见整齐和自己的创造。

创造?创新吧,所谓的个人风格,都在争取这个。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6 13:01 |只看该作者

哪里哪里,老生常谈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6 12:22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0:57
还有结体,取万家之长。从颜柳入手,兼习欧赵;上溯魏晋,直追秦汉;继而转攻明清诸家,于真草隶篆无不涉 ...

我们县的书法会长,前天的活动,展示他的秦简。还是下功夫不错,不只是有模样,还见整齐和自己的创造。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8-6 12:20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0:30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古人云, ...

深有见地。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6 11:05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0:57
还有结体,取万家之长。从颜柳入手,兼习欧赵;上溯魏晋,直追秦汉;继而转攻明清诸家,于真草隶篆无不涉 ...

当然,也有人管这叫一锅乱炖,莫过科技与狠活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6 10:57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6 10:30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古人云, ...

还有结体,取万家之长。从颜柳入手,兼习欧赵;上溯魏晋,直追秦汉;继而转攻明清诸家,于真草隶篆无不涉及。。。一如黄庭坚论杜诗韩文所云:无一字无来处。就能登堂入室,号称书法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6 10:30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8-6 04:55
其实这个人是够格仰望的。他的中年作品就气韵生动,纯熟堂皇。
为什么走分锋?不必要。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古人云,用墨太丰,又多肉微骨,谓之墨猪。

反之,剑走偏锋,满纸飞白,就显得不落俗套;当然,都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喽。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6 10:08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58
去搜了下。

是不是嫌人家不够端庄?

前书协主席写得美术字怎么能不端庄呢,最适合门匾中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6 09:54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40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电影特洛伊,布拉德皮特演得阿克琉斯,绝对猛男,与神话中的“伪娘”确实不符,尤其腮帮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6 04:57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58
去搜了下。

是不是嫌人家不够端庄?

还是要尊重人家自己的追求。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6 04:55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58
去搜了下。

是不是嫌人家不够端庄?

其实这个人是够格仰望的。他的中年作品就气韵生动,纯熟堂皇。
为什么走分锋?不必要。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5 23:58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8-5 23:49
央视介绍张海。
那种枯墨分锋体,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去搜了下。

是不是嫌人家不够端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5 23:56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8-5 23:49
央视介绍张海。
那种枯墨分锋体,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气场不合?

不是你的菜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5 23: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40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央视介绍张海。
那种枯墨分锋体,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5 23:40 |只看该作者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刚好有个类比。
我比较不太爱看美国人拍的古希腊罗马这类文明的片子。
因为人种都有地域特征。
美洲人面孔去演什么阿克琉斯,很会跳戏。

但是看爱德华诺顿的鲍德温四世时。
就会觉得他的气息他的动作就是本尊。
神韵在那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5 19:43 |只看该作者
现在懂书法的年轻人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5 17:25 |只看该作者
流火都城 发表于 2025-8-5 15:51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孤陋寡闻。孤陋寡闻。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5 15:55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一老一少都不正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