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楚国有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脸上神色迷茫,心中毫无挂念。
他披头散发,既不戴帽子,也不束腰带,就这样在南边的路上一边漫步一边吟唱。
孔丘曾试图与他交谈,仁义也不能勉励他。
不肯将心事向苍天倾诉,也没什么事值得击壤。
他嘲笑那些采薇的隐士,为何要一去不返,走向死亡。
注释
狂夫:无知妄为的人,自谦之词。《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楚国隐士故意作出狂放的样子,以避开春秋乱世的政治迫害(从政者殆,殆即危险意)。当孔子经过楚国时,这位隐士劝孔子自保。
冠带:戴帽子束腰带。
问天: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屈原曾作《天问》以问天。
击壤:“古游戏名”,一般认为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后因以“击壤”为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采薇人:伯夷、叔齐隐居采薇,最终饿死。《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后来饥饿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