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吾二悟 于 2025-8-17 16:20 编辑
先坑为敬,今天秋天的第一个坑噢!
坑填了,不过填的还不够平整,就这样吧。想补觉了。
看有花说读书的意义,突然也想谈一下个人心得,谈的可能会心虚些,因为好久不认真读书了,所以看到还有人愿意认真读书,哪怕是个榆木疙瘩书呆子,心里也是会多几分敬意的。
还愿在这论坛码字的人,谁还不曾是个读书人?读多少书不值得炫耀,所以千万别跟传统相声《报菜名》似的晒书名,以示自己多牛掰,看了这么多书。这样显得很中二,晒书名这种行为适合十七八岁的年纪做。
认可有花说的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越是年纪上来了越觉得,不带着目的读书是件惬意的事,尤其是写者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认知,和你不谋而合的时候,灵魂不小心共振一下,相当于一次心灵马萨基,很是愉悦。
带着目的性的读书很累,比如上学的时候,明明特别好的课文,要划自然段,努力记住特别好的句子,老师仔细分析句子里作者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我时不时会脑子里产生一个想法,人作者真是这么想的?看过一段余华的访谈,董宇辉解析他的《活着》,我看他的表情真的很认真的在听董宇辉讲,然后说他讲的比他好。他心里会不会这样想:既然你能说出来的比我想的还要丰富,也不是不可以,就当写的时候想到那么深那么远了。
长大以后的读书,不需要应付考试,那些能诱你深思的话自然而然的往脑袋里钻,哪天思想不小心如流水般涓涓流淌出来,不着痕迹或是微着痕迹,那股轻松自然的劲儿很是舒服。说到底就是消化的很好。不是填鸭似的读书自然更好消化。
有花说读书读到孤独,大可避免,读书时只要别觉得自己读了些很多人觉得高深莫测的书,自己恰巧好似读懂了,因为很多人读的没自己好,或是没读过,就生出些轻视别人的念头,这会一样的浅薄,不是正经读书人该有的态度。
不是正经做学术研究的,且勿生出曲高和寡的念头。只要面对普罗大众的书籍和你同频的人会有很多很多,你不过其中一位而已。你可以得意你的见识丰富、独到,即便这些见识你通过别人得到的,但你很好的吸收了,且吸收的很自然,也比得意你读过哪些书强些,毕竟书中读到的还是别人的见识,你只是看到了而已,有什么值得眼高于顶的?拿来主义不过是搬砖,挪了个地方而已,又不是开宗立派的。
有花说读书孤独,我觉得读书不孤独,读书治愈孤独。通常是因为孤独而读书。不孤独被日常填满的日子会挤走些读书的时间。是我们偶尔需要躲进书里孤独一下。人挨人,人挤人的,有时会生出些倦怠来。
暂时就先写到这里吧,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