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我带小塘游成都4、5、终篇》——六指为挠痒
查看: 45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带小塘游成都4、5、终篇》——六指为挠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26 10: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带小塘游成都4
             ——六指为挠痒


      我是为了都江堰而去的成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前去瞻仰这个公元前256年建造,延用至今的水利工程。这个李冰父子以超时代的科学智慧建成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灌溉成都平原数百万亩土地,造就了天府之国。2021年后都江堰的灌区更已是拓展到了1100万亩,惠及3000万人口。李冰父子是足于传世万载的伟大之人。如果这样的工程放在现下,从项目建议到论证、立项、设计、资金申请、招投标、移民、施工,劳动上百成千的国家干部。又建许多条水坝和涵洞,用上几十台大功率的电机和水泵、闸门。建成后至少设置一个处级单位在此值守。现在游览区域也都会被高墙围起来,里面漂亮有办公楼和工作区,宽敞的马路,干部们的车辆在其间安稳地行驶。自动铁门的两边有粗壮的黄黑拒马护栏,门卫处有保安24小时威严尽职。李冰父子的方案放到现在九成九会被毙掉。人类在改造自然时,通常能无碍地利用天时、地利,而败在了“人和”。


      我到达都江堰6号门后,即又是一场豪雨当头盖下。整个都江堰被笼罩在雨雾之中,像一幅展开的水墨画卷。整座水利工程在雨幕中深浅不一。远近的绿植膨胀成一团团墨迹,岷江翻着浊浪奔袭而过,鱼嘴像是卧在岷江的浊浪中前行中长鲸。雨幕上渐渐显化出“天人合一”四个超然的大字,于是这座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在大雨的灵力中活了过来,诉说着人类需要遵循的与自然最深邃的默契。


      对着这样场景我不知道怎么用相机去攫取个中的灵蕴。尝试着拍了几张,画面都表现得很呆板,思虑许久也不得其法。我想这就是相机的局限吧?唉,好吧,是我无能,无力驾驭。


        在二王庙,看到一块匾额,上书“成应刹那”。意思应该是:在瞬间得到感应开悟,生灭刹那,诸行无常,当下即永恒。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放在二王殿,和李冰父子又有什么关联。既然已经百思了,仍不得其解,那就不思了。日前也和孩子说,无需为他人的行为困惑,不用执着替他找缘由给自己一个解释,这不是你的工作,也没多大意义。已经替他人着想过了,只需理解自己的行为,把持住自己的观念,即可心安了。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5
发表于 2025-8-27 13:5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8-27 12:19 |只看该作者

三星堆的国王,被时光偷走了法杖(我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8-27 12:15 |只看该作者

这参观者犹如三星堆活文物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8-27 11:45 |只看该作者

最是这一扇扇窗让人留恋,仿佛那年独自在留园阅读江南。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8-27 11: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5-8-27 12:11 编辑

我对古建筑有特别嗜好,尤其寺庙。我和三姐去过文殊院一次,她看古银杏落叶飘零,我看梁檩斗拱飞檐翘角。青羊宫我没去过。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8-27 11:33 |只看该作者

人生愿景多灿若星河,极少不束之高阁。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8-27 11:29 |只看该作者

阿衫本善用光影表达深层与厚重,尤其在这种古建筑的黑色土漆映衬下显得格外凝重肃穆。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8-27 11:23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工程始于大禹,成于李冰父子,其实工程浩大、历时长久,若用“ 成应刹那”,我倒觉得比用“威应刹那”更有境界和哲理。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8-27 11:05 |只看该作者

此处阿衫可能解读有误,应是“威应刹那”吧,我对二王庙没啥印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8-27 10:55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宝瓶口的水从内江流入都江堰市区,内江上的南桥,据说是我国最美的风雨廊桥。还有重庆黔江区濯水镇的风雨廊桥也是相当有特色,我想去还没去。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8-27 10: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5-8-27 10:50 编辑

外江和内江分水处附近的安澜桥,网红打卡地,桥过去就是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古时叫崇德祠。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8-27 10: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5-8-27 11:48 编辑

这是在鱼嘴拍的宝瓶口,岷江在此被离堆分为内江(图片左侧),外江(图片右侧)。内江流入平原灌溉成都,外江从成都外流走避免洪灾。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8-27 10:17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8-26 10:40
上传图片数量有限制。幸好基本传完。那就这样吧。
图片和文字分开传的。

隐香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8-26 21:46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5-8-26 18:39
喊不动了~他现在到另外的论坛玩了

没事儿,总有一天会重逢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8-26 18:39 |只看该作者

喊不动了~他现在到另外的论坛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8-26 18:18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5-8-26 18:10
六指曾是摄影版主,这个是真高手。

喊他回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8-26 18:10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8-26 17:38
照片拍的真好看!

六指曾是摄影版主,这个是真高手。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8-26 18:10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8-26 10:40
上传图片数量有限制。幸好基本传完。那就这样吧。
图片和文字分开传的。

问好香香,辛苦你了!
去年十月,好像小尘也是那个时间去了成都。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26 17:38 |只看该作者
照片拍的真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26 11: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几乎不旅游
人太懒不想多走路
我去过的地方都是因为有亲朋好友
需要的时候才去
但每到一个地方
我必去的就是博物馆
不是与历史对话
而是仰慕古人的智慧
以看的方式给历史在脑中拓展空间
我画面感很强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8-26 11: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8-26 10:40
上传图片数量有限制。幸好基本传完。那就这样吧。
图片和文字分开传的。


照片拍的极好
热心的香香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26 10:40 |只看该作者
上传图片数量有限制。幸好基本传完。那就这样吧。
图片和文字分开传的。

阿塘看了应该看得出那张图片是哪里。

问好阿塘。

生活在成都是幸福的。

去年十月我也去了成都,游记写出来远没有阿衫兄精彩。
上传的过程又学习了一遍,还有照片取景,意境。
挺好!
问好小镇各位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26 10:34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26 10:3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26 10:3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26 10:3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26 10:3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26 10:3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6 10:3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