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婚姻问有感》
近日读得一段文字,论及世人询问“婚姻尽头”时的心境。掩卷沉思,恍若见窗前梧桐叶落,一片又一片,原是载了千万斤重的心事。
世间男女相约同行时,大抵都怀着春光般明媚的愿景。而后岁月流转,有的并肩成了风景,有的却不知不觉间走成了陌路。问“尽头”二字者,往往不是真的要寻个答案,而是在心头上秤了又秤,那秤砣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常见婚姻之困,犹如梅雨时节衣裳,外表看着尚且整齐,内里却已泛潮生霉。一个是期望屡屡落空后的寂寥,好比精心培育的盆花,一日日枯萎却不知何处不妥;一个是相对无言的孤独,纵是同榻而眠,中间却似隔了滔滔江河。更不必说那些惶惑恐惧——怕世俗眼光,怕生计艰难,怕伤了稚子心肠。种种情绪交织,竟把当初那个明媚春光里的人儿,困成了屋檐下踱步的雀儿。
婚姻尽头,未必是红契裂作两半那般决绝。有的姻缘,早在法律文书之前就已走到了情感尽头:相对无言如古井水,争吵不休似梅雨天,或是信任崩塌若雪后竹。这般情形,纵是勉强维持,也不过是空壳一具,内里早已被虫蛀空了。
然人间事终究不是非黑即白。有的夫妻,穿过狂风暴雨,反倒见得彩虹;有的分离后,各得其所,重获新生;也有的,虽不复当年炽热,却在岁月里酿出了另一种温情。恰如茶叶沉浮,有的沉底,有的浮起,各有其滋味。
读至文末“婚姻的尽头不是人生的尽头”之语,不禁颔首。世间男女,往往把婚姻当作生命的全部,殊不知它只是人生长卷中的一章节。结束一段姻缘,固然痛楚,但痛楚过后,何尝不能迎来新生?好比冬日树木凋零,非为死亡,而是蓄力待春。
最后想起弘一法师所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婚姻之问,问的不仅是关系之始终,更是自我之存在。各人冷暖,唯有自知,但无论如何抉择,都需存一份对生命的慈悲——既善待他人,也不负己心。
文至此,见窗外夕阳正好,孩童嬉笑于巷弄。想来人间情爱,虽有万般形态,终究离不开“真心”二字。若得真心相待,无论聚散,皆是无憾。(deep 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