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人生几何:为什么不说我辛苦
查看: 56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几何] 人生几何:为什么不说我辛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4 08: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脱口秀和它的朋友们》第二季,最终是何广智夺冠了。手机新闻里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有点小开心。虽然我现实里不认识他,但看过他以前的一些作品,挺喜欢其中的一些段子,比如理发的那段。说起来我也有日子没怎么看脱口秀了,我说的是在手机里看免费的,至于线下付费去看表演,我从来没去看过,不舍得,也懒得去。我喜欢东西都是一阵一阵的的,对脱口秀也一样,曾经很喜欢王建国、呼兰他们的表演,但最近也淡了下来。何广智也算是脱口秀老人了,听到他夺冠的消息后,我还特意去找了他夺冠的表演视频看了看,那段还行吧,有点意思,虽然不是特别搞笑。我曾经很喜欢看年轻人逆袭,但如今更爱看老人如愿,或许跟也不再年轻有关,人嘛,总归是屁股决定脑袋,或者,皱纹决定。

我9月1日坐高铁来济南的时候,在虹桥站遇到很多老兵退伍,胸前佩戴大红花那种。小时候我是很崇拜军人的,也曾拿着玩具枪跟小伙伴们呼啸来去,不过因为初二就早早戴上了眼镜,也因为学习一直不错,家里寄望于我考个好大学,参军的梦早早就破裂了。这个破裂是自然破裂,是我自己忽然就不那么想去了,倒不是家里人拦着不让。总体来说,他们比我觉悟要高,父亲一生很崇拜毛主席,而我心里就只有小家的几口人。但不管怎么说,对军人的尊敬是始终都在的。看到那么多退伍军人,我就一直想表达点什么,比如给他们让个座啥的。可惜一直也没有机会,候车室那边,我倒是有座,但身边没有退伍军人;上了车,我边上就是个退伍军人,但他也有座儿。不过,我想以后总有机会的。

我另一侧坐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台湾同胞,看样子得有六十岁了。他主动笑眯眯跟我打招呼,聊起了当下的经济情况等。他说自己是做工程的,这次坐车是去潍坊,说当下经济如何不好,说疫情后上海润出去多少人等等。他说的这些,我也隐约听说过,但具体情况如何并不确定,所以也就是听着。谈到移民的时候,他是支持移民的,说外面总归更好,至少对孩子更好。我对此持不同意见,在我看来,当下中美大国博弈,中美外任何一个小国未来都可能是炮灰或者血包。强大如欧盟,不也被老美借着俄乌战争狠狠吸了一口血?接下来韩国日本也很危险。至于说直接润去美国,将来万一中美紧张起来,依老美二战时赶着日裔上战场的德性,到时发生什么也很难说。或许是我表达能力太强,结果把老爷子说抑郁了,肉眼可见的失落。我赶紧安慰他说,我也就是个矮胖子房奴,对国际大势判断还不见得比得过抖音小姐姐。

抖音小姐姐我是知道的,但我没看过,因为我手机里就没装抖音。是现在没装,两年前装过,因为工作需要,检查公司官方抖音号。后来发现那玩意儿也没法让我们的产品变现,就放弃了。视频里看漂亮姑娘,我兴趣并不大,宁可跟叶子和天天视频。现实里如果遇上漂亮的姑娘,我倒是很可能会多看几眼。对于真实和虚假,我分得一直很清,这要感谢写了那么多《人生几何》。昨晚上跟他们娘俩视频的时候,我对叶子说辛苦了,连续三天往返二十多公里外的医院,做检查看病,然后还要拖着病体赶回来给天天烧饭,要辅导作业。这些事儿都太小,小到我如果不写下来,转头就会忘掉,然后世界上就没有人知道了。写下来虽然也还是会忘掉,但至少跟读《人生几何》的二三十位读者会看到;或许,未来天天和叶子自己也会看到。

天天在边上听到了,跑过来问我:“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了?我现在作业很多,每天还要军训......”我赶紧笑着也夸他辛苦了,夸他棒,夸他帅,虽然夸得夸张,但他听出来我是真心实意的,也就心满意足地走开了。嗯,AI说我写文字特意少用成语,这真是不是特意,我就是随笔写,写的时候哪个词到了脑子和手指键盘就用哪个。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现在想到的是昨晚上老板请我们公司和兄弟公司几位高层一起吃大餐,我还特意把一大桌子丰盛的菜拍照发给叶子了,对她说:“我在外面隔三岔五就吃大餐,人均几百那种,你们在家也吃好点。”今天晚上视频的时候,叶子和天天在外面下馆子,不知道是否我说的话起作用了,反正我很开心。

我在这边确实吃得很好,昨天中午,销售经理还请我去一家餐厅吃了煎饼和炒鸡,吃了刚出锅的豆腐,还吃了油炸知了幼虫,也叫知了猴,我老家叫“姐留锥儿”。这都是山东特色菜,尤其是后者,我有日子没吃到了。同去的俩同事,一个西安人,一个无锡人,都只勉强吃了一个就敬谢不敏了,而我一个人吃了小半盘。那玩意小时候满树林都是,举个手电筒一晚上能抓二三十,后来忽然就值钱了,很贵,普通人吃不起那种。再后来,贵了就有人养了,养得多了,价格也就回落了,虽然仍然不便宜,但大致吃得起了。一不小心,我就又哲学了一把,或者说经济学了一把。这无所谓,关键是很好吃,而且我仍然爱吃,就像我仍然爱吃煎饼卷大葱和豆腐一起蘸酱。当然,卷猪头肉和卷炒鸡蛋,也很好吃。

中午的时候,老家婶子给我发微信,问月饼是不是我买的。我没想到这么快就送到了,前两天刚下单。查了一下,的确是我买了。我买了三盒,分别从三家店买的,都发给了叔叔,其中两盒给大姑和三姑的,让他转交了。之所以从三个店买三盒,是因为每个店都有首单优惠,亲情和算计并不冲突,尤其是没太多钱的时候。我给北京的二姑也买了月饼,还买了柚子和石榴。之所以她家的礼物丰厚一点,倒不是更爱她,主要是下周我可能去北京,还要去她家蹭饭吃呢。我想姑父做的豆腐卷子了,当然猪肉白菜包子也行。之所以说可能去,是因为太多身不由己,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司里多数事儿也不是我说了算。

说了算,其实也未必是好事儿。比如今天大阅兵,HR问我要不要组织员工看。我心说你怎么不去问老板,后来想想老板不在,而且这么棘手的问题,她问我好像更合适,我这体格一看就适合背锅。我犹豫了一下,拒绝了,说还是坚守岗位吧,我们做得也是对国家有意义的事儿。不过我也提醒她了,如果有人手机偷偷看,也别管。我自己也用手机偷偷看了一小会儿,还给所有发相关朋友圈的人都点赞了,点得我手都酸了。还是希望国泰民安吧,能不打仗崛起最好,失业率能低点,保障能高点,大人孩子活得能更轻松点;当然,真要打仗,保家卫国那种,我也愿意上的,至少不会推诿。

出来上班虽然也辛苦,有旅途劳累,有工作心累,有酒局肝累,但总体上还是比在家里的叶子舒服。如果她也在外面上班,按照上海那边的情况,就会有很多机会,跟同事一起喝杯奶茶或者咖啡,中午一起逛逛街,或者一起聊聊剧和八卦。公司每年会组织团建,出去旅游什么的,不用带老公和孩子,日常同事或者业务上还会有各种吃喝玩乐。她除了居家穿的那些衣服,还会根据不同社交场合买不同的漂亮衣服。除了妈妈,她还会在很多层面上收获属于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各种满足感、成就感等幸福。她的能力,一年三五十万应该不难,我见过类似收入的女同事过得日子。叶子为这个家的付出,她自己都未必想那么明白,不适合对天天说,甚至也不适合对岳父母说,但我心里得有数。

我对叶子说:“请个钟点工吧,你好好歇上一两个月。”
叶子说:“请钟点工还不如让我妈来。没事,现在也没有什么家务。”

我经常说,命运给什么,我都接着。其实,很多时候,是叶子替我替我们家接着。这次写她甲亢和结节,很多朋友安慰我说,到了这岁数很正常。但我还是有些伤感,希望老天保佑,她能好好的。也希望老天保佑,大家都好好的,国泰民安。
河蚌赌徒 2025年9月4日
这篇是9月3日晚上写的,但因为上午发了一篇了,它就算9月4日的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9
发表于 2025-9-5 22:48 |只看该作者
天凉hao个秋 发表于 2025-9-5 12:18
喝酒, 肝脏辛苦,喝酒文化, 酒桌上推杯举盏, 呵呵, 学问可大了! 烦死了!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9-5 12:18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9-4 15:35
嗯,喝酒辛苦,很烦

喝酒, 肝脏辛苦,喝酒文化, 酒桌上推杯举盏, 呵呵, 学问可大了! 烦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9-4 20:3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4 17:30
想起一首童谣:“老一开飞机,老二丢炸弹,炸得老三稀巴烂,老四老五都滚蛋”。

哈哈,就是这个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4 19:59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焦李阳 发表于 2025-9-4 15:40
你说的虫子应该是豆虫,黄豆地里长的,山东人从小就吃知了龟

是的,豆虫。我还是吃不习惯,但是同学说很贵。那是97年左右,一只豆虫在当地卖2元。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4 17: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9-4 11:12
是的,整个国际环境在变,行为逻辑也是
那些富裕但不强大的小国,后续都很危险,日韩澳新加坡等等
说白 ...

想起一首童谣:“老一开飞机,老二丢炸弹,炸得老三稀巴烂,老四老五都滚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4 17: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1:00
我忘了在哪看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危险了。现在中美“联合”准备搞日本,所以现在日本特别亢奋,非要在 ...

基辛格很早就提出了“G2共治”的想法(中美联手共治世界),中国在上升期权宜下当然愿意,美国在下降期心理上很难接受。博弈过程中,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美发现搞不定中国,慢慢认清现实,有时而博弈时而联手的趋向。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4 15:40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4 12:02
据说山东人吃绝了当地的知了猴。当初我的大学同学还给我们带过一种像人的中指一样长的炸肉虫子。

你说的虫子应该是豆虫,黄豆地里长的,山东人从小就吃知了龟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4 15:35 |只看该作者
天凉hao个秋 发表于 2025-9-4 12:54
家里每个人都辛苦。 总体来说, 全职太太不算很辛苦,假如上班还要带孩子,那真是辛苦。

你在外面的饭局 ...

嗯,喝酒辛苦,很烦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4 15:35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4 12:02
据说山东人吃绝了当地的知了猴。当初我的大学同学还给我们带过一种像人的中指一样长的炸肉虫子。

哈哈,我们吃很多虫子,比如蚂蚱,豆虫,蚕蛹,蝎子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4 15:34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4 11:53
每个人在自己的维度做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参照别人的选择。这是我的人生经验。

这个赞成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4 15:34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4 11:52
从近代到今天,我也只崇拜毛主席。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4 12:54 |只看该作者
家里每个人都辛苦。 总体来说, 全职太太不算很辛苦,假如上班还要带孩子,那真是辛苦。

你在外面的饭局多, 吃饭好辛苦, 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4 12: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窥天瞳 于 2025-9-4 12:07 编辑

据说山东人吃绝了当地的知了猴。当初我的大学同学还给我们带过一种像人的中指一样长的炸肉虫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4 11:53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在自己的维度做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参照别人的选择。这是我的人生经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4 11:52 |只看该作者
从近代到今天,我也只崇拜毛主席。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4 11:44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1:07
大国博弈,小国瑟瑟发抖……

大国搏弈,小国乐得看戏,谁会发抖?你们打架又不是大我?发个毛抖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4 11:33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1:28
大到国家博弈,小到街边小摊,哪还有免费的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所有免费的背后早已标好了价格

是啊,开始变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4 11:28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9-4 11:12
是的,整个国际环境在变,行为逻辑也是
那些富裕但不强大的小国,后续都很危险,日韩澳新加坡等等
说白 ...

大到国家博弈,小到街边小摊,哪还有免费的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所有免费的背后早已标好了价格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4 11:12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1:07
大国博弈,小国瑟瑟发抖……

是的,整个国际环境在变,行为逻辑也是
那些富裕但不强大的小国,后续都很危险,日韩澳新加坡等等
说白了,除非有一个愿意不惜一切护着自己的大国,否则就是盘中餐了
问题是,原来美国对很多国家是这样一个保护国,现在,他要收高额保护费了,通过保护费来吸血,给不给都很难受
而且,那保护费是根据风险计算的,日韩来说,中国稍微动作一下,那保护费就能高到天上去,怎么都难

和平,不再是免费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4 11:07 |只看该作者
大国博弈,小国瑟瑟发抖……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4 11:04 |只看该作者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1:00
我忘了在哪看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危险了。现在中美“联合”准备搞日本,所以现在日本特别亢奋,非要在 ...

哈哈哈,我猜韩国会更早一点,日本是后面
日本也有很多老美想要的东西
相对于保护日本投入的那些,和拆了日本能拿到的那些,特朗普大概率选后者,而拜登那一群大概率选前者,两者逻辑不同的

保护日本的投入太大,产出则是很长远才有,而且还得假设老美真能通过利用日本一直压制中国
如果假设是迟早压不住中国,那还不如把日本搞了变现,趁机吃掉它的优势产业,然后跟中国隔海相望,相安无事也挺好,至少特朗普任期内吃得很饱

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很愿意配合老美把日韩拆了,当下老美吃肉,我们喝汤,但从长远看对我们好处很大

而且,真这么搞,日韩真有办法反抗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4 11:00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9-4 10:56
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人家年纪那么大了
不过我那都是真心话,接下来韩国很危险了,中美都盯上他,某种意义 ...

我忘了在哪看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危险了。现在中美“联合”准备搞日本,所以现在日本特别亢奋,非要在各个方面博世界关注。所以还是得自身强啊,不然就是人家的一盘菜……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4 10: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9-4 10:58 编辑
仙草 发表于 2025-9-4 10:22
或许是我表达能力太强,结果把老爷子说抑郁了,肉眼可见的失落。
-------------

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人家年纪那么大了
不过我那都是真心话,接下来韩国很危险了,中美都盯上他,某种意义上合谋搞它都有可能,然后是日本

韩国的造船和半导体都是特朗普很想要的,所以让那边稍微乱一下,这两类企业就只好去美国了,韩国是外向型经济,经不起啥危险的
而对中国来说,让韩国那边出点事,这两个行业停摆一下,或者逼去美国,对我们都不是坏事,因为美国造船肯定比韩国贵得多,而韩国目前是我们在这方面唯一的对手,老美接手后价格一涨,也就没竞争力了,我们白捡市场

对特朗普来说,拿了韩国的造船业,赚多少钱先不说,立刻就解决了老美当下最大难题之一,军舰制造缺乏人才等,他们造军舰太慢了。
半导体就不说了,他逼着台积电等都去了,现在是三星了

所以不管怎么看,韩国都很危险。很多小国这一次都很危险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4 10:22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我表达能力太强,结果把老爷子说抑郁了,肉眼可见的失落。
-------------

这太逗了。哪个想不开的老爷爷非要跟你讨论啊,哈哈哈,你这几十万字的(可能还不止吧)人生几何能把大部分人都压趴下。
年纪越大,越觉得眼界和格局这事真不是人人有的。那么多井底之蛙让人烦躁,当然我也就是个稍微大一丢丢的井里的另一只蛙而已,但是免不了看着更小的井里的其他蛙而烦躁。总觉得这么点事,他们咋就看不明白呢,估计再大一点的井里的蛙也如此看我……所以烦躁也是瞎烦躁,最后还把自己搞得郁闷了。磕磕绊绊几十年,最近终于学着放下烦躁心,只关注吃吃喝喝,过好每一天,就满足啦!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4 10:09 |只看该作者
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4 08:16 |只看该作者
“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了?”
——读河蚌赌徒《人生几何:什么不说我辛苦》

这篇散文的标题是“什么不说我辛苦”,

可通篇读下来,

你找不到一句“我多累”“我多难”“我多委屈”。

有的,

只是一个父亲,

在高铁上、在饭桌边、在视频里,

被孩子突然问住:

“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了?”

这一问,

像一道闪电,

劈开了整篇关于退伍军人、国际局势、AI、脱口秀、知了猴、月饼优惠的日常絮语,

让所有看似散漫的叙述,

突然有了方向——

原来,

这是一封写给“看不见的付出者”的,

沉默情书。

一、他的“不看脱口秀”,
其实是对“笑”的郑重对待

他写何广智夺冠,

说“有点小开心”。

他曾经喜欢王建国、呼兰,

如今却“淡了下来”。

他知道:

年轻时爱看“逆袭”,
如今更爱看“老人如愿”;
不是因为笑点变了,
而是因为——
心软了,
怕错过每一个“终于被看见”的人。
他没去线下看脱口秀,

“不舍得,也懒得去”。

可他依然会特意去找夺冠视频,

看一段“还行吧”的表演。

这不是“粉丝情怀”,

而是——

在成年世界的疲惫中,

依然为“有人终于发光”而真心高兴。

他知道:

笑,

不是消遣,

而是——

对生活重压的一种抵抗。

而他,

愿意为每一个抵抗成功的人,

点一个赞,

即使手酸**。

二、他的“退伍军人”,
其实是对“尊严”的无声致敬

在虹桥站,

他看到胸前戴大红花的退伍兵,

想让座,

却“没有机会”。

他知道:

小时候也“拿着玩具枪呼啸来去”;
参军梦“自然破裂”,
不是家拦,
是自己变了;
但他对军人的尊敬,
从未改变……
这一段,

轻得像一次偶遇,

却重得像一场仪式。

他知道:

那些大红花,

不是装饰,

而是一段青春的句点。

他没能让座,

但他记下了。

就像他记下叶子连续三天往返医院,

记下天天每天写作业、军训……

他知道:

有些辛苦,

不需要被说出口,

但必须——

被看见。

三、他的“台湾同胞”,
其实是对“共识”的温柔试探

他与一位台湾老人聊经济、聊移民。

老人说“外面更好”,

他说“小国可能是炮灰”。

他知道:

自己“表达能力太强”,
把老人“说抑郁了”;
他赶紧安慰:
“我也就是个矮胖子房奴”……
这一幕,

轻得像一场闲聊,

却重得像一次两岸对话的微缩模型。

他知道:

观点可以不同,
但尊重必须在场;
他不必说服谁,
但也不能——
让一个老人,
带着对未来的恐惧离开。
所以他补一句:

“抖音小姐姐”都比我懂。

这不是自嘲,

而是——

在宏大叙事中,

主动把自己降格为“普通人”,

只为不让对话,

变成一场“谁更正确”的胜利。

四、他的“辛苦论”,
其实是对“母职隐形”的彻底揭穿

他对着视频说:“叶子辛苦了。”

这是他第一次,

在《人生几何》里,

如此直白地承认妻子的付出。

他知道:

她“连续三天往返二十多公里医院”;
“拖着病体赶回来烧饭、辅导作业”;
这些事“太小”,
小到“转头就会忘掉”……
可他写下来了。

不是为了“感恩”,

而是——

为了让那些“被日常吞没的牺牲”,

至少有一次,

被文字托住。

而孩子那句:

“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了?”

更是神来之笔。

他知道:

孩子的辛苦,
是作业、是军训、是成长;
而母亲的辛苦,
是日复一日的“看不见”;
他夸孩子“棒”“帅”,
孩子“心满意足”;
可他对叶子说“辛苦”,
叶子只说:“请钟点工还不如让我妈来。”
这句话,

轻得像一句拒绝,

却重得像一座碑:

她不是不需要休息,

而是——

已经习惯了,

把“自己”放在最后。

五、他的“知了猴”与“月饼”,
其实是对“爱”的精打细算

他吃“知了猴”,

西安人、无锡人“敬谢不敏”,

他却“一人吃了小半盘”。

他知道:

小时候“满树林都是”;
后来“很贵,吃不起”;
再后来“有人养,价格回落”……
一不小心,
就“哲学了一把”**。
这不是炫耀乡愁,

而是——

在食物的变迁里,

看见时代的流动。

而买月饼,

他“从三家店买三盒”,

只为“首单优惠”。

给二姑的“丰厚一点”,

因为“要去蹭饭”。

他知道:

亲情与算计,
本就不冲突;
尤其是“没太多钱的时候”,
每一分心意,
都要——
算得清,送得准。
这,

才是普通人表达爱的最高形式:

不浪漫,

但实在。

六、他的“大阅兵”与“背锅”,
其实是对“家国”的朴素告白

HR问他:“组织看阅兵吗?”

他想:“你怎么不去问老板?”

后来想想——

“我这体格一看就适合背锅。”

他知道:

拒绝了,
但“偷偷看了一小会儿”;
给所有发朋友圈的“点赞到手酸”;
他说:“能不打仗崛起最好”,
但“真要打仗,我也愿意上”……
这一段,

轻得像职场插曲,

却重得像一句誓言。

他知道:

爱国,

不是喊口号,

而是——

在“背锅”的岗位上,

依然为国家点一个赞。

结语:什么不说我辛苦?
因为——

我早已替你说过了

所以,

这篇散文叫“什么不说我辛苦”,

但它真正写的,

不是“抱怨无人理解”,

而是——

**一个男人,

如何用十年的絮语,

替妻子、孩子、退伍兵、老人、

甚至自己,

说出那句——

“我辛苦了”**。

他不夸自己,

不说自己旅途劳累、工作心累、酒局肝累,

而是说:

“总体上还是比在家里的叶子舒服。”

他知道:

她失去了同事奶茶、团建旅游、
新衣服和社交圈;
她一年本可赚三五十万,
却选择了“居家”;
她的付出,
“不适合对天天说,
甚至也不适合对岳父母说”……
但——

他心里得有数。

最后,

他写甲亢,写结节,

写“希望老天保佑,她能好好的”。

这不是“煽情”,

而是——

**在十年《人生几何》的尽头,

终于敢直面:

那个替全家“接着命运”的人,

也会生病,

也会累,

也需要——

一句“你辛苦了”**。

而这,

或许就是《人生几何》十年,

最沉默,

也最滚烫的答案:

你说不出口的辛苦,

我用一万字,

替你说了。

评论家 | 2025年9月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4 08:15 |只看该作者
在当代散文写作中,河蚌赌徒的《人生几何》系列犹如一条静静流淌的溪流,不喧哗,不造势,却以极低的姿态、极真的语气,持续十年记录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日常肌理。新作《什么不说我辛苦》延续了这一脉络,表面看是一篇琐碎的出差手记,实则是一幅细腻的社会情感图谱,其价值不仅在于叙事本身,更在于它以一种近乎“反文学”的朴素语言,完成了对现代生活多重关系的诚实审视——对孩子的成长、对妻子的付出、对亲戚的牵挂、对职场的应对、对退伍军人的敬意、对脱口秀文化的观察、对台湾同胞的交流,乃至对国家与个体关系的沉思,皆在不经意间被编织进一场看似松散却极具张力的日常叙事中。

作者对孩子的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既温柔又清醒的距离。他记录九岁儿子天天的体重、身高、作业、军训,也记录他催促“小笼包快点上”的童趣,以及那句直击人心的质问:“爸爸,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了?”这句话成为全篇的情感支点。作者没有将其简化为撒娇或争宠,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成长焦虑——孩子开始意识到“付出”与“被看见”之间的关系。他的回应不是敷衍的夸奖,而是“笑着也夸他辛苦了”,并刻意强调“夸得夸张,但他听出来我是真心实意的”。这种处理方式,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完成了情感的确认,体现了父亲在亲子教育中难得的细腻与真诚。他不把孩子当作需要被训导的对象,而是作为一个正在形成自我认知的独立个体来尊重。

对妻子叶子的描写,则构成了散文最沉实的情感基底。作者没有使用任何浪漫化或悲情化的修辞,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动作——她烧红薯玉米替代蒸饺以控制孩子体重,连续三天往返医院后仍要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拒绝请钟点工而选择“让我妈来”——勾勒出一个典型中国家庭主妇的形象。尤为动人的是,作者明确意识到:“叶子为这个家的付出,她自己都未必想那么明白”,而他“心里得有数”。这种“有数”,不是居高临下的感恩,而是一种平等的体认与记录。他通过写作这一行为,将那些被日常吞没的隐形劳动从时间的流沙中打捞出来,赋予其可见性与尊严。这种书写,本身就是一种深情的回应。

在对待亲戚的态度上,作者展现出一种务实而温情的中国人情智慧。他为三位姑姑分别从不同店铺购买月饼以享受首单优惠,给二姑的礼物更丰厚则因“下周可能去蹭饭”,这些细节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亲情中的“算计”。但这种算计并非冷漠,恰恰相反,它是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情感表达的生存智慧。作者坦然承认“亲情和算计并不冲突”,这种诚实打破了传统散文中对亲情的理想化书写,反而让情感显得更加真实可触。他怀念姑父做的豆腐卷子,不仅是对食物的眷恋,更是对家族纽带中那份具体而微的温暖的依恋。

职场部分的描写则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中年职场人的生存状态。他出差在外,老板请吃人均几百的大餐,他还拍照发给妻子“炫耀”自己吃得好;HR问他是否组织员工看阅兵,他自嘲“我这体格一看就适合背锅”;他提醒“有人偷偷看也别管”,自己也“偷偷看了一小会儿”。这些细节没有控诉,没有愤懑,只有一种带着幽默感的无奈与妥协。他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接受这种位置带来的局限,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国家仪式的朴素认同。这种态度,反映了一代城市中产在体制与个体、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微妙平衡。

对退伍军人的观察,虽只寥寥数笔,却透露出深沉的敬意。他想让座而不得,不是出于表演性的道德姿态,而是童年军人梦的残影与成年后对奉献者的天然尊敬。他没有上前攀谈,没有发表感慨,只是“一直想表达点什么”,这种克制的敬意,比任何高调的赞美都更显真诚。而他对脱口秀的态度——从追王建国、呼兰到如今为何广智夺冠而“有点小开心”——则映射出个人趣味的变迁与年龄的增长。他不再迷恋“逆袭”的戏剧性,而更愿意为“老人如愿”而欣慰,这种心态转变,正是时间赋予普通人的温柔哲学。

与台湾老人的对话,则是全篇最具张力的一段。两人对移民、国际局势的看法截然不同,作者甚至“把老爷子说抑郁了”。但他没有坚持己见,而是迅速退回到“我也就是个矮胖子房奴”的自嘲中,用幽默化解了潜在的对立。这种交流方式,体现了一种成熟的公民对话姿态:可以有不同观点,但不以压倒对方为目的;可以表达立场,但不伤害情感。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非政治化的个体互动,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至于写作风格,河蚌赌徒的笔法堪称“去修辞化”的典范。他几乎不用成语,不事雕琢,语言平实如口语,段落松散如微信聊天,却在看似随意的絮语中构建出极强的情感密度。他擅长用具体细节代替抽象抒情,用动作代替心理描写,用对话代替评论。这种风格的价值在于,它抵抗了散文写作中常见的矫饰与表演,回归到“记录”最本真的功能。在信息爆炸、情绪泛滥的时代,这种克制、诚实、不煽情的书写,反而具有最强的穿透力。

《人生几何》系列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也不制造情感高潮,而是坚持在日复一日的“没什么事发生”中,打捞那些被忽略的瞬间——孩子的一句追问,妻子的一个决定,陌生人的一次交谈。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不在远方,而在这些被认真对待的日常里。当作者写下“命运给什么,我都接着”时,我们明白,他接住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妻子的沉默、孩子的成长、亲戚的牵挂、陌生人的温度。这种写作,是对平凡生命最深的致敬。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9-4 08:08 |只看该作者
不说 “辛苦” 的温柔:藏在烟火气里的懂得与担当
河蚌赌徒的《人生几何:什么不说我辛苦》,依旧是那股熟悉的 “碎碎念”—— 从何广智夺冠聊到退伍老兵,从高铁上的台湾同胞扯到公司的阅兵观礼,最后落回给家人买的月饼、对叶子的心疼里。全文没有一句 “我不容易” 的感慨,却在 “不说自己辛苦” 的克制里,写尽了中年人的担当;没有华丽的抒情,却在 “记得别人辛苦” 的细腻里,藏着最朴素的温柔。这篇文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它用 “东拉西扯” 的日常,勾勒出一个普通人对家人、对生活最真诚的 “懂得”。
一、“不说自己辛苦”:中年人的担当,是把疲惫藏进 “顾全” 里
文章里处处是河蚌的 “辛苦”:赶高铁出差的奔波、陪老板应酬的周旋、担心妻子病情的焦虑、处理公司琐事的棘手…… 但他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 “我好累”,反而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 “顾全别人” 上 —— 这种 “不说”,不是逞强,而是中年人的担当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他在高铁上遇到退伍老兵,心里装着 “想让座” 的尊敬,忘了自己赶车的匆忙;和台湾同胞聊国际形势,察觉对方失落便立刻自嘲 “我就是个矮胖子房奴”,收起自己的观点去安慰别人;老板请吃大餐,第一反应是拍照发给叶子,叮嘱 “你们在家也吃好点”,忘了自己应酬的客套与疲惫;甚至提到 “旅途劳累、工作心累、酒局肝累”,也只是轻描淡写带过,转而强调 “比在家里的叶子舒服”。

这种 “不说自己辛苦” 的克制,是中年人的生存智慧:他知道叶子往返医院、操持家务更累,所以不把自己的疲惫当成 “诉苦的资本”;他知道孩子军训、写作业不易,所以主动夸 “你辛苦了”;他知道家人需要的是 “安心”,所以把自己的压力悄悄扛起来。中年人的 “不说”,从来不是麻木,而是 “我懂你们更难,所以我的累不算什么” 的顾全。
二、“记得别人辛苦”:最真的温柔,是看见 “没说出口的付出”
如果说 “不说自己辛苦” 是担当,那 “记得别人辛苦” 就是河蚌最动人的温柔。他像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把家人、甚至陌生人的付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用最实在的方式回应 —— 这种 “记得”,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戳心。

对叶子,他记得她 “连续三天往返二十多公里外的医院”,记得她 “拖着病体赶回来烧饭、辅导作业”,甚至想到 “如果她出去上班,一年三五十万不难”,清晰地看见她为家庭放弃的 “自我价值”。他不说 “我爱你”,却主动提出 “请个钟点工让你歇一歇”,用行动表达心疼;他知道叶子 “自己未必想明白” 这份付出,却在心里清清楚楚 “有数”,把她的牺牲当成最珍贵的宝藏。

对天天,他听到孩子一句 “你为什么不说我辛苦”,立刻笑着夸赞,懂他 “作业多、要军训” 的疲惫;他不摆 “父亲的架子”,而是用夸张却真诚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 “被看见”。

甚至对陌生人,他也记得对方的 “不易”:看到退伍老兵,想起自己曾经的军人梦,更懂他们 “脱下军装” 的不舍;理解台湾同胞 “支持移民” 背后的 “为孩子考虑”,不轻易否定对方的选择;连同事不敢吃 “知了猴”,也没有嘲笑,只是默默享受自己的 “童年味道”,尊重每个人的习惯。

真正的温柔,从不是 “刻意讨好”,而是 “我看见你的难,也记得你的好”。河蚌的 “记得”,没有轰轰烈烈,却藏在每一个细节里:一句叮嘱、一个提议、一次表扬,都在说 “你的辛苦,我知道”。
三、“琐碎里的真情”:日子的温度,是 “算计” 与 “深情” 不冲突
河蚌的文字从来离不开 “烟火气”,这篇也不例外 —— 买月饼时 “从三家店买,利用首单优惠”,给二姑买丰厚礼物 “是为了去蹭饭”,算着 “知了猴从便宜到贵再到回落” 的经济学…… 这些 “算计” 非但不世俗,反而让 “深情” 更真实、更落地。

他不是 “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会为了省钱挑优惠,会为了蹭饭提前铺垫,但这些 “算计” 的背后,是对家人的 “用心”:买月饼是为了让长辈开心,给二姑买礼物是惦记姑父做的豆腐卷子,连吃 “知了猴” 的回忆,也带着对童年、对家乡的眷恋。

这种 “算计与深情并存” 的状态,正是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我们不会天天谈 “理想与浪漫”,更多时候是 “算着柴米油盐,爱着家里的人”。河蚌把这种 “琐碎” 写出来,没有美化,却让读者觉得 “这就是我家的日子”——日子的温度,从来不是 “富贵荣华”,而是 “我愿意为你花心思算计,也愿意为你付出真心”。
四、“不说” 与 “记得” 背后:是 “把家扛在肩上” 的责任
整篇文章看似 “东拉西扯”,从脱口秀说到国际形势,从美食聊到工作,但核心始终围绕着 “家”——“不说自己辛苦”,是怕家人担心;“记得别人辛苦”,是想让家人安心;“算计着过日子”,是想让家人过得更好。

他提到 “命运给什么,我都接着”,但立刻补充 “很多时候,是叶子替我替我们家接着”—— 这份 “承认”,没有削弱他的担当,反而更显真诚:他懂叶子的付出,也愿意和她一起 “扛”;他希望 “国泰民安”,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 “家人能好好的”。

结尾那句 “希望老天保佑,她能好好的。也希望老天保佑,大家都好好的,国泰民安”,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浓缩了一个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家人安康,日子安稳。这正是河蚌所有 “不说” 与 “记得” 的源头 ——因为心里装着家,所以愿意藏起自己的辛苦;因为爱着家人,所以记得他们的付出;因为想守护这份安稳,所以愿意 “接着” 命运的一切。
结语:最动人的文字,是 “说的都是日常,藏的全是真心”
《人生几何:什么不说我辛苦》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深刻晦涩的道理,却像一杯温茶,越品越暖。河蚌用 “不说自己辛苦” 的担当、“记得别人辛苦” 的温柔、“琐碎里藏真情” 的实在,写出了中年人的真实模样:不是 “超人”,会累、会算计,却因为 “家” 的存在,变得勇敢而柔软。

他的文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写的不是 “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 —— 是赶车时的匆忙,是应酬后的疲惫,是对家人的心疼,是对日子的期盼。而那些 “不说” 的辛苦、“记得” 的付出,正是日子里最珍贵的 “真心”。

就像他写的 “这些事儿都太小,小到我如果不写下来,转头就会忘掉”,但恰恰是这些 “小事”,构成了最真实的生活,也藏着最动人的情感。这就是《人生几何》的力量:用最朴素的文字,写最真的生活,藏最深的真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