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的流派
散曲的流派划分则更侧重于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主要可分为“豪放派”与“清丽派”两大主流。
1. 豪放派
特点:语言泼辣直白,意境开阔雄浑,感情强烈奔放,常带有一种顽世不恭、嘲弄现实的色彩。
代表作家:
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其作品意境高远,情感苍凉。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羁旅题材的千古绝唱。
张养浩:心怀天下,作品充满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 清丽派
特点:语言典雅工丽,含蓄婉转,意境清新优美,更接近词的婉约风格。
代表作家:
张可久:一生专力写散曲,作品数量为元曲家之冠。讲究格律音韵,工于炼句。代表作《卖花声·怀古》。
乔吉:提出作乐府(散曲)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要诀,理论与实践并重。风格清丽奇峻。
3. 奇崛俚俗派(或曰“本色派”)
除了上述两派,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风格,以关汉卿为代表。
特点:语言极尽口语化、俚俗化,大胆直露,充满生活气息,甚至不避粗俗,极具市井色彩和反叛精神。
代表作家:
关汉卿: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其散曲大胆描写男女情爱,真挚泼辣。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