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嘲子由
查看: 9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嘲子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5 10: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一案杂经书,君溺若书虫。
岂知圣人意,不全在书中。
曲美虽因弦,更因心中果。
妙哉斫轮手,自信笑桓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0
发表于 2025-9-5 19: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5-9-5 17:04
活学活用的意思

哈哈
^_^
歡迎陶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5 19: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5-9-5 12:52
我正诧异,谁这么牛掰,连子由都敢嘲,……原来是他哥啊?好吧,兄弟俩的谆谆告诫也好,打闹情趣也罢,都 ...

东坡一直比較豁達幽默
^_^
小蝶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5 17:04 |只看该作者
活学活用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5 12:52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9-5 10:04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 ...

我正诧异,谁这么牛掰,连子由都敢嘲,……原来是他哥啊?好吧,兄弟俩的谆谆告诫也好,打闹情趣也罢,都是可以随意发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5 10: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5 10: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5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嘲子由》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说桌上堆满了落满灰尘的书籍,而子由却像蠹虫一样钻研其中;颔联笔锋一转,指出圣人的智慧并非完全局限于书籍之中,强调了实践与思考的重要性;颈联说明学问或技艺达到精妙境界后,其原理便显得清晰而自然,如同弦音虽尽而余韵犹存,器物制成而机巧不显;尾联用典,幽默地调侃弟弟不能死读书。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用典,说明学问与技艺的精髓在于领悟与实践,而非单纯的书本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5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
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
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
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

注释
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
蠹虫:咬器物的昆虫。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9-5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嘲子由
苏轼〔宋代〕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