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七月挂衣,十月上坟
查看: 401|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月挂衣,十月上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6 15: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都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我们那里,隔个村,都有可能音不同,俗不同。在传统习俗中,很多的节日与祭祀有关。

在我们那里,七月挂衣,十月上坟,都是祭奠已故的先人。农历七月鬼节,也就有了挂衣的说法,但具体挂衣的天数并无统一规定。从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之间进行挂衣仪式,也就是所谓的七月半,主要是为了祭奠新逝不足一年的亲人的头一个节日。亲戚朋友买来祭品前来祭拜。早期送冥衣裤的多,全部用绳子挂在厅堂墙上,俗称为挂衣的,花花绿绿的,风一吹,哗啦啦作响,在这个七月半里,显得格外阴森恐怖。第一次直面这个场景,还是在幼时,爷爷过世后的头一个鬼节,看着家中厅堂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冥纸衣裤,心惊胆战,比看鬼片还恐怖,时隔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个场景,仍旧是记忆犹新。

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七月到,鬼门开。总是让人莫名的心生敬畏,在传统观念里,七月初一鬼门打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闭,这段时间也流传着不少习俗与禁忌。在这个充满煞气,鬼魂出没的七月,孩童禁止下河戏水,天黑之前必须早归,不得外出游荡,生怕沾染晦气。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科学,但这些承载古人生活智慧的传统文化,当作趣味知识了解一番也很有意义。

这些禁忌多源于民间传说,与传统文化和信仰相关,缺乏科学依据。更多的是古人对生活场景的经验化表达。在如今看来,所谓的禁忌,不过是剥去传说的外衣,本质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相较于七月挂衣,盛大而隆重,十月上坟就显得冷清多了。挂衣,上坟都只是针对有老人刚过世不足一年的人家。旧时的挂衣,上坟时节,远在外地的子女,不论多远都得赶回家。大抵是在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只是依稀记得是在这天。提前将手工制作的麻糍,也就是现在说的糍粑,碟子大小,用细麻绳或者稻草捆好,分发到村里各户人家,再去坟前祭拜已故的先人。

在我年幼时的记忆里,依旧残存着一个场景,也就是五六岁时。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得心疼的叫到,可怜的娃啊,天都黑了也不晓得回家把娃安顿好。时至今日,这个婆婆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可这个场景依旧残存在我年幼时的记忆里。

七月挂衣也好,十月上坟也罢,这样的祭祀习俗,我都弄不清起源于何时。可能是这个仪式带有浓重封建迷信色彩,也未见过官方有正式阐述这个仪式的具体由来,作为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一直以来从未缺席过,只不过现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这种习俗仪式在逐渐淡化,虽说现在提倡文明祭祀,但这毕竟是流传已久的道教习俗,俗话说没有先人的努力,哪有后人的辉煌,我们必当敬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1
发表于 2025-9-6 20:08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38
是真实经历过,尤其是在某一个片区,树高林密,不是一次两次,相同的情景经常性上演。

嗯嗯嗯。你是好奇,还是吓到了?我有个表哥讲他遇到鬼打墙,我总以为他是故意骗人的,很长时间压根儿就没信过。现在倒回去想,对他的经历和讲解有点半信半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9-6 20:06 |只看该作者
小红袄 发表于 2025-9-6 19:36
想想挂衣的场景,标准的恐怖短剧画面感。。
传说中元阴气最盛,百鬼夜行,
不要照镜子哦。。

感觉被你吓到了。我……待会儿上卫生间咋办???正对一个大镜子~~~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9-6 19:52 |只看该作者
小红袄 发表于 2025-9-6 19:36
想想挂衣的场景,标准的恐怖短剧画面感。。
传说中元阴气最盛,百鬼夜行,
不要照镜子哦。。

阴森恐怖吧?不过现在没有这种情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9-6 19:3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35
这个我听说过。原来是真的啊?类似鬼打墙的迷瘴吧~~~

是真实经历过,尤其是在某一个片区,树高林密,不是一次两次,相同的情景经常性上演。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9-6 19: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想想挂衣的场景,标准的恐怖短剧画面感。。
传说中元阴气最盛,百鬼夜行,
不要照镜子哦。。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9-6 19:36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32
不用挂衣,上坟的人家,都是正常祭拜,七月一日和七月十五日,这两天显得隆重点,十月除了上坟,基本不会 ...

基本明白了。你们那边对去世的人比我们这边的仪式感多很多~~我们对于刚去世的,就是前面49天之类有些仪式,后来基本就正常上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9-6 19:35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29
还有一种现象,是真实的,亲身经历过,至今都百思不得其解。就是牛丢了,找遍所有地方,就是看不见,明明 ...

这个我听说过。原来是真的啊?类似鬼打墙的迷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9-6 19:3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25
挂衣和上坟的时间规定我现在晓得了。我还想问,家里没有刚过世不满一年的,是不是七月半就啥都不用管了? ...

不用挂衣,上坟的人家,都是正常祭拜,七月一日和七月十五日,这两天显得隆重点,十月除了上坟,基本不会祭拜。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9-6 19:2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18
水猴子我只在小说里见过,你们那边真有水猴子么?好神奇的感觉~~~~

还有一种现象,是真实的,亲身经历过,至今都百思不得其解。就是牛丢了,找遍所有地方,就是看不见,明明在某个片区来回找了多次,就是不见牛,就跟盲区似的,结果用锣鼓一敲,牛便跑出来了,真的跟鬼迷了似的。以至于牛丢了,找不见,就会用锣鼓敲打,牛就跑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9-6 19:27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24
水猴子我是没见过,估计都是以讹传讹式的传播开来,小时候倒是见过几次溺水身亡的,说来也奇怪,明明水不 ...

巧合了吧。我就晓得我们这边有个抽羊癫疯的,恰好倒在一个小小的积水坑里,口鼻就那么被埋在里面——就淹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9-6 19:25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19
挂衣和上坟,都是针对刚过世不满一年的人的头一个祭祀习俗。清明节祭祖,是全国统一的。

挂衣和上坟的时间规定我现在晓得了。我还想问,家里没有刚过世不满一年的,是不是七月半就啥都不用管了?清明祭祖——我们这边在国家没正式决定放假之前都是没有在意的,估计也是没时间在意不过来吧?我前面都说了啊,我们是年前吃团圆饭那一天同时上坟~~~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9-6 19:2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18
水猴子我只在小说里见过,你们那边真有水猴子么?好神奇的感觉~~~~

水猴子我是没见过,估计都是以讹传讹式的传播开来,小时候倒是见过几次溺水身亡的,说来也奇怪,明明水不深,偏偏给淹死了,有人说是水猴子给拖去了,还有人传得活灵活现的,犹如亲眼所见。真的很有传奇的迷信色彩。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9-6 19:1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17
啊?还有这个?感觉你们那边的鬼太受宠了,好多好多相关的习俗。我们这边就两次:年前吃团年饭的时候上坟 ...

挂衣和上坟,都是针对刚过世不满一年的人的头一个祭祀习俗。清明节祭祖,是全国统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9-6 19:19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17
小孩子哪里会这么安分啊,我们村后山,就在房子旁边,小时候是一整片茶林。

估计还是男孩子的缘故。我从小到大,到现在都是,天近黑就不出门——除非特殊情况,譬如有男生陪着~~~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9-6 19:18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14
小的时候有很多禁忌,比如芒种时节,正时水猴子出没的季节,不得下河去喜戏。

水猴子我只在小说里见过,你们那边真有水猴子么?好神奇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9-6 19:17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11
扎纸人,纸鹅纸鸡之类的是正月十三十四,我们叫出灯,那几天不能去亲戚家,元宵节和清明节都是正常祭拜。 ...

啊?还有这个?感觉你们那边的鬼太受宠了,好多好多相关的习俗。我们这边就两次:年前吃团年饭的时候上坟,七月半祭祖——现在因为有清明节了,年前上坟就大多改成了清明节——我娘家没有改,婆家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9-6 19:1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14
为嘛不在家里等父母,要跑到后山去?要是没有人看见可咋整???我小时候的记忆都是睡着了,被父母用长杆 ...

小孩子哪里会这么安分啊,我们村后山,就在房子旁边,小时候是一整片茶林。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9-6 19:14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08
是啊,我是小姨带大的,我在我们后山的茶树下不知睡过多少回,很多次同村的一个爷爷路过抱回家。

为嘛不在家里等父母,要跑到后山去?要是没有人看见可咋整???我小时候的记忆都是睡着了,被父母用长杆子戳醒——门栓插上了,父母劳作完进不了家门,喊又喊不醒酣睡的孩子们,估计也是不敢太大声喊,毕竟半夜三更的吧,只能通过老高老高的一个小窗洞伸竿子进来戳~~~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9-6 19:1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8:59
在传统观念里,七月初一鬼门打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闭,这段时间也流传着不少习俗与禁忌。在这个充满煞气, ...

小的时候有很多禁忌,比如芒种时节,正时水猴子出没的季节,不得下河去喜戏。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9-6 19:11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9:06
清明节也是祭祀上坟,元宵节也会上坟去祭拜。十月上坟,是针对刚过世不满一年的人的一个习俗,之后的日子 ...

这么细致解释,我就听明白了。跟我们这边差别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9-6 19:1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08
扎纸人不是最初那一年上坟,或者清明节才有的习俗么?

扎纸人,纸鹅纸鸡之类的是正月十三十四,我们叫出灯,那几天不能去亲戚家,元宵节和清明节都是正常祭拜。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9-6 19:1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57
我还记成江西了(o^^o)

张冠李戴。李代桃僵。还有那啥那啥……目测,小毒得多懊恼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19
今天居然没挖坑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04
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 ...

是啊,我是小姨带大的,我在我们后山的茶树下不知睡过多少回,很多次同村的一个爷爷路过抱回家。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12
咳咳 说的是我吧,
却,我又不怕你

最后一句。笑S~~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12
你这节有些细节跟我们这里差不多。
见过七月半扎的纸人,怕得不敢出门

扎纸人不是最初那一年上坟,或者清明节才有的习俗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6 19:07 |只看该作者
现在提倡文明祭祀,但这毕竟是流传已久的道教习俗,俗话说没有先人的努力,哪有后人的辉煌,我们必当敬之。
=====
言之成理。但我估计以后慢慢会淡化,最后只剩下清明上坟的习俗了。毕竟很多重复在各大节日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容不下太多繁文缛节~~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6 19:0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00
大抵是在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只是依稀记得是在这天。提前将手工制作的麻糍,也就是现 ...

清明节也是祭祀上坟,元宵节也会上坟去祭拜。十月上坟,是针对刚过世不满一年的人的一个习俗,之后的日子每年的十月就不会去。挂衣也是,但七月一日和七月十五日,这两很隆重,初一把已故的先人接回家,十五那再再走。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6 19:04 |只看该作者
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得心疼的叫到,可怜的娃啊,天都黑了也不晓得回家把娃安顿好。
===
那会儿的孩子,多是这么过来的吧?可怜父母辛苦劳作,想要养活全家都难上加难——这是时代给我们的烙印,所以记忆尤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