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有贤的“如果台风来临”
这是一篇将尽七千字的小说。本人从作者发帖后抢沙发一目十行的粗读到今天的逐句逐段精读,体会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开局
小说开门见山,主人公卫小兵直接出场,作者用了“提、听、闻、看”四个动词就把主人公的身份、环境及时间背景做了交待。 特别写云,由远及近,远处的云黑红黑红,近处,灰白云朵慵懒地游走。写近景,作者貌似啰嗦,写“头上”的天空,因为常理,天空自然在头上。其实不然,因为正常人走路都是平视前方,不抬头如何看到头上的云朵?
人是动的,狗是动的,骚臭味是动的,夕阳是动的,远处的晚霞是动的,灰白的云朵也是动的。 应该是,起笔非常好,语言流畅生动,写人写景浑然一体。作者写云,是在谋篇布局上有意埋下伏笔,为以后的台风来临先行铺垫。 原文如下: 卫小兵提着一个铁皮桶,隔老远就听到狼狗的嚎叫声。他闻了闻从晚风里飘过来的骚臭味,看着夕阳在前边不远处黛青色的山峦间缓慢地往下落。晚霞把厚重的云层染得黑红黑红,像一堆快要燃尽的炭火。头上的天空里,有一些灰白的云朵在慵懒地游走。
二、流派
作者按照时间线索,逐步铺开情节画卷。从文笔看,以叙述为主,穿插抒情与议论,并插上想象的翅膀,直到最后把雄根插进“她”的身体。 我说这更像意识流。理由如下: 1、 全篇都是在写台风来临之前、之中。大段笔墨是在之前。只在台风来临时,恰到好处地把小偷偷盗、主人公奋力斗争的情节推向高潮。读完,明明台风确实来了,可为什么题目是“如果台风来临”?是作者的疏漏还是有意为之?
2、 作者写最后在台风中:他看到自己被什么托了起来,飞到了天上,荷包里的相片也轻盈地飞舞。他看到家乡的女孩子在向自己招手,他看见自己狠狠地将雄根插进了她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写?
作为男人,我想可能出于下列原因:
首先,写台风之大。大到把家乡女孩刮来,把自己刮到女孩身边,衣服早被台风刮没了,俩人赤身裸体,也许他复员后日思夜想,也许是风不正经,把他的雄根摁进女孩身体。也就是说,作者希望台风来临,帮助他实现梦想。这样写,显然是意识流。
但是,这样写,显然高度不够。那么,他为何希望这场台风?因为他复员后来到深圳,价值观受到极大挑战。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嫉恶如仇,却无能为力。他想回到女孩身边给女孩幸福,也无可奈何。所以一场台风帮助他重塑雄根或者说重新做一个真正的铁血男儿。王主任的包庇、情人儿子的肆无忌惮,反射了当时的环境,不得不借助一场台风。 作者悲天悯人,不愿意让读者相信这么好的卫小兵真的就这样死了,因此才用了标题“如果”。作者安排主人公的名字是卫小兵,小卫兵。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他骨子里的正义。 不得不说,有贤,一个很MAN的小说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