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人生几何:饿肚子
查看: 12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几何] 人生几何:饿肚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5 19:5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9-25 20:47 编辑

虽然除了疫情时每年总要出国几次,但这有限的次数并没有让我习惯时差的影响,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个睡眠质量一般的人。到印尼的第一天晚上,我也就睡了五个小时,这算是不错了,毕竟它跟国内时差也就一小时。我是跟同事同住的,那个加拿大籍华人对此很不习惯,在他的认知中,两个男人睡一间房是很怪的事儿。我倒是无所谓,虽然在外企的很多年里,我出差也都是住单人间,但我对物质要求一向低,且习惯了随遇而安,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由奢入俭难。单位就这规定,上家民企如此,这家也是,节省成本的常规要求。最近到处都在说降本增效,大招就是裁员,比起那个来,share房间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上午赖了会儿床才下楼吃早餐,吃了两块鸡肉,其中一块是鸡翅,很喜欢。我在家都很久没吃鸡腿和鸡翅了,我家的鸡腿几乎都是留给了天天,而鸡翅则给了叶子。我连鸡肉少吃,更多吃吃鸡脖子。一开始纯属谦让,发扬父亲的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也就真不怎么想吃了。我其实挺想吃鸡肝和鸡屁股的,可惜前者如今更多是做猫粮,后者我在叶子面前都不好意思提这茬。这么馋,但也不是说叶子苛待我,事实上我家的晚餐一直很丰盛,超出我家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只是,天天爱吃鸡,而我爱吃的比较多罢了。跟叶子结婚后,我胖了十斤是有的,用时十年。然后到了这家山东公司一年多,又胖了十斤,明显跟婚前显得货不对版了。

有经销商请吃午餐,同行的其他俩领导去了,我也有理由去,但犹豫了一下,放弃了,留下陪其他同事布展。一是展会是我部门直接负责,万一出什么突发事件儿,我在现场也可以解决,虽然这可能性很小。二嘛,我也不想让下面员工看到,几个当领导的都去吃喝了,只留下他们干活。虽然,这是社会真实的一面,“阶级”客观存在,多数人通常也就一边调侃骂娘一边也就认了,但我还是不太习惯。说要我想跟下属同甘共苦肯定谈不上,比他们高的工资奖金拿起来从不手软,但有些事,总还是希望自己能别变太多。毕竟,我也是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升起来的,而且不一定哪一天就又被命运给一脚踢成了普通员工,或者想做普通员工而不得。

留下来,其实我也干不了多少活,毕竟岁数不饶人,跟二三十岁小伙子比不了了。但能帮着搭把手,抬抬搬搬,跟着大家伙一起满头大汗,也是开心的。那台离心机得有两百多斤,俩壮小伙子上手后纹丝不动,加上我和另外俩女同事,才算是把它搞到了展柜上。至于胳膊不小心蹭掉一块皮,那更多是自己不小心,既不会告诉叶子,也不会告诉公司。我们是一点半到的展馆,但真正干活快三点了。因为当时展馆里还有很对人在施工,尘土飞扬,我没让大家拆展品箱。主要还不是怕脏,是怕施工队给不小心碰到弄坏了,人生地不熟的,找谁赔去?就算赔,展会效果怎么办?我是偏谨慎保守的那一类,担不起的风险,除非迫不得已,我能避就避。

在展馆边上找了个咖啡厅喝咖啡,跟年轻人在一起,还是开心的,仿佛自己也仍然年轻。同事们都说印尼的咖啡好喝,我也跟着说好喝,虽然我其实喝不出好坏,就是觉得有点香,还有点苦。让同事去要糖,他带回来一小瓶糖浆,倒了些进咖啡里,再喝就巴适了,改造后的口味,跟瑞幸很像。我本来想说我请客的,到底是没舍得,还是厚着脸皮AA了,毕竟我拿到的差旅补贴也只是跟大家一样。布展持续到晚上六点多,干了三个来小时吧,还算是顺利。出去陪代理商吃午餐的俩部门经理,并没有在吃完后赶去餐厅,直到晚上七点多才回来,路上就给我发短信,问晚上哪儿吃去?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他们下午并没有闲着,而是在跟对方谈业务的事儿;当然这话反着说也成立,我知道,但仍然不舒服。

好在都是老朋友了,这点负面情绪很快就消化掉。选了酒店不到1公里外的shopping mall,找了家中餐馆点了个套餐,上了一桌子“菜”。不得不说,印尼的中餐馆是我见过最low的,或者说印尼好的中餐馆比例在我去过的国家里算是很低的,甚至不如南非。之所以要在菜字上加引号,就是因为除了炒西兰花、干炒牛河、炒饭和蒸的烧卖外,其他菜几乎都是油炸的。有点后悔选了那家,边上那家日式拉面其实挺好,汤汤水水的。我一开始选的就是那家,但其他同事说吃中餐,我也没拒绝。我不是很愿意拒绝别人,除非他们让我掏钱,其他事儿我原则性并不高,主打一个不扫兴。但也只是些许遗憾罢了,我吃得并不少,甚至有点吃撑了。

去吃饭前,跟天天视频。俩人随便闲聊了两三分钟,我说把手机给妈妈。他拿着手机过去找叶子,然后笑着对我说,妈妈不想看你。我愣了一下,看样子这是吵架的余波还没散去。我说那你去替我求求她,让她看看我。天天笑着又去谈,说妈妈是在做脸,说着把手机递给叶子。叶子在那头冷着脸问:“什么事儿?”能有什么事儿呢,也就是随便闲扯几句公司的事儿罢了,主要是看看还好,也就放心了。趁着还想看看,还看得着,总归是要每天看看的。她在家里照顾孩子也不容易,尤其是按照她的那种照顾方式,就更累一些。看久了,那脸也就不会那么冷了。事实上挂电话的时候,就比刚开始好一点。

回酒店的时候,仍然要经过那条没有红绿灯,只是黄灯一直闪的路。同事很快发现了规律,说只要避开摩托车就行,汽车不用怕,他们会让人的。果然,我们快走穿越的时候,汽车停了。这边摩托车比上海多得多,阵阵轰鸣,有些刺耳。路上多是日本车,丰田占绝对多数,开心的是还看到了一辆比亚迪和两辆五菱。虽然,这俩牌子我都谈不上多喜欢,但在国外看见,还是亲切,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狭隘,但也不想改。

展会第一天,展台上访客络绎不绝,比我预想地好很多。我们展位虽然不大,但位置很好,夹在几大国产巨头之间,很是沾了些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中午去那家餐厅吃午餐,对方把我们点的菜给漏了,等了半小时啥都没上来,催的时候对方才发现。虽然补了我们一份甜点,但是,我们缺那点吗?加拿大同事冲服务员小姑娘厉声呵斥,我在边上想说声算了,但最终什么都没说。饭最后还是上来了,味道还行,我狼吞虎咽地吃完,却想不起上次饿肚子是什么时候了。
河蚌赌徒 2025年9月25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0
发表于 2025-9-26 11: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6 08:35
看楼主描述的印尼,我觉得如果国产捷达能卖到那边,一定火。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26 11: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6 08:33
作为领导,楼主已经很善良了。人不可能没有私心。不过对于重东西,最好别让没力气的女性去抬,否则一旦有伤 ...

是的,她们在边上是搭把手,别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26 11: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6 08:27
我认为降本增效可以列为2025年最傻叉的一个词了。把成本降低了,还能提高效益,这是不是等于骂前面的管理者 ...

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6 08:35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主描述的印尼,我觉得如果国产捷达能卖到那边,一定火。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6 08:33 |只看该作者
作为领导,楼主已经很善良了。人不可能没有私心。不过对于重东西,最好别让没力气的女性去抬,否则一旦有伤害,大概率是力气最小的那个。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6 08:27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降本增效可以列为2025年最傻叉的一个词了。把成本降低了,还能提高效益,这是不是等于骂前面的管理者是个SB?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5 20:51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人生几何:饿肚子》的解读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平淡,就是记录一个人在印尼出差时的一天。但这种“平淡”,恰恰是它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作者“河蚌赌徒”没有刻意渲染什么大道理,他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睡不好觉、跟同事合住、放弃饭局去布展、和家人视频、吃一顿不太合胃口的中餐。然而,正是这些琐碎的细节,拼凑出了一个真实、复杂而又自洽的普通人形象。

​​他展示了一种“知轻重”的活法。​​

整篇文章里,他一直在做选择,而每个选择都体现了他心里那杆秤。

面对经销商邀请,他选择留下布展。这不是什么高尚的自我牺牲,而是他权衡后的结果:一顿饭的享受,比不上在现场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也比不上让下属觉得“领导没扔下我们”更重要。他清楚什么是核心责任。

和家人视频,妻子态度冷淡,他也没生气,而是让儿子去“求妈妈”看看自己。他知道此刻较真吵架没用,缓和关系、保持联系才是目的。

甚至对吃的态度也是:家里好的鸡肉留给妻儿,自己吃鸡脖子;出国看到国产车会觉得亲切。这些都不是强行升华的情感,而是自然流露的牵挂和习惯。

​​他接受生活的各种“不完美”,并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

他承认公司为了降本增效让员工合住的规定,自己虽然在外企习惯住单间,但也觉得“无所谓”。

他知道职场有阶级,领导先享受是常态,但他自己“不太习惯”,选择不这么做。

同事斥责服务员,他虽觉得不妥,但最终什么都没说。这并非冷漠,而是他清楚自己干涉不了所有事,选择把精力放在自己更看重的地方。

​​这种写法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极度真实。​​

作者不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的英雄或深刻的哲人。他直言自己会“厚着脸皮AA制”,因为差旅补贴就那么多;他也会因为同事下午没回来而“心里有些不舒服”。这些小心思、小计较,让他的人物形象立得住。他的善良和担当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认清这些现实和自身局限后,依然做出的选择。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而在于它精准地描绘了一种许多中年人都在践行,但很少被如此诚实记录的生活状态:在有限的资源和复杂的处境中,尽可能清醒地做出选择,照顾好该照顾的人,完成好该做的事,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住内心那一份基本的秩序和体面。​​ 这是一种关于如何“好好过日子”的朴素智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5 20: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9-25 20:22 编辑

《人生几何:饿肚子》——在琐碎中打捞生活的实感

他写下这篇时,是2025年9月25日,雅加达。
出差第三天,展会首日,一切顺利。

这并非一篇控诉职场压榨或家庭失衡的悲情独白,而是一次近乎冷静的日常切片——它没有刻意渲染委屈,也没有煽动情绪,只是用平实的笔触,记录了一个中年男人在异国出差中的几个片段:吃早餐、布展、喝咖啡、陪孩子视频、吃饭、过马路……看似零散,却拼凑出一种难得的生活实感:那种不靠戏剧性支撑,也不依赖宏大意义,仅仅因为“真实”而令人动容的质地。


一、鸡翅与鸡脖子:在异乡餐桌,尝到久违的甜

他写自己在雅加达早餐时吃了两块鸡肉,其中一块是鸡翅,还特意点出“很喜欢”。这一笔,轻描淡写,却藏着微妙的情绪转折。
在家中,他早已习惯把鸡腿留给孩子,鸡翅让给妻子,自己吃鸡脖子,久而久之,连“想吃”的念头都淡了。那是一种融入日常的克制,不是委屈,而是父亲角色的自然流转。
可在这异国的早餐桌上,他终于可以坦然地、心安理得地吃上一块鸡翅——没有孩子眼巴巴的期待,没有妻子“你吃吧”的推让,只有他自己,安静地咀嚼这份久违的满足。
这顿饭的“甜”,不在于味道多好,而在于——
在远离家庭秩序的短暂时空里,他重新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他不是在抱怨家中的“牺牲”,而是在异乡的偶然中,重新发现了生活里那些被习惯掩盖的小确幸。


二、布展三小时:善良,与内心深处的不够踏实

他放弃午餐应酬,选择留下布展,抬动两百多斤的离心机,蹭破了皮也未声张。这一段的核心,并非“证明价值”或“同甘共苦”,而是一种根植于性格的善良与不安的混合体。
他知道展会由自己部门负责,也清楚领导去赴宴、下属干活可能带来的观感问题。他不是怕下属抱怨,而是自己心里过不去。
他拿更高的工资,享受更多的资源,却不愿在团队忙碌时独自缺席。这种选择,不是出于策略,而是出于一种近乎本能的“不忍”——不忍心让别人替自己承担本该共同面对的工作。
那块蹭破的皮之所以“不会告诉叶子,也不会告诉公司”,不是为了隐藏伤痛,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本就是自己该做的事,不值得声张。
他的踏实,必须建立在亲手参与的基础上。
哪怕只是“搭把手”,哪怕体力已不如从前,他也需要通过具体的劳动,来确认自己没有“掉队”,没有成为那个只享受特权而不承担责任的人。
这是一种温和的自我要求,也是一种深藏的、对“被需要”的渴望。


三、咖啡与糖浆:不扫兴,但也不骗自己

他喝不出印尼咖啡的好坏,只觉得“有点香,有点苦”。同事们都说好喝,他也跟着说好喝——这不是违心迎合,而是一种不想扫兴的体贴。他知道,在异国出差的轻松时刻,大家需要一点共同的愉悦感,他不愿因为自己的“喝不出”而破坏气氛。
但当同事带回糖浆,他加进去后说“巴适了,跟瑞幸很像”,这句话却透露出他真实的判断:
原味并不好喝,改造之后才可接受。
他不扫兴,但也不骗自己。
他愿意参与集体的赞美,但内心保留真实的评价。
这种“表面附和,内心诚实”的状态,正是成年人社交中常见的微妙平衡——既维持关系的和谐,又不彻底放弃自我认知。
他不需要靠“品味”来证明自己,也不需要用“难喝”来标榜真实。他只是坦然地接受:这咖啡,加了糖才好喝。


四、“妈妈不想看你”:家庭中的小摩擦,而非情感危机

与儿子视频时,孩子笑着说“妈妈不想看你”,这是全文中唯一略带情绪波动的时刻。但他并未因此陷入自我怀疑或悲伤,而是立刻让儿子去“求求她”,最终成功与妻子通话。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像一次寻常的家庭小摩擦。他理解妻子的“做脸”,也知道这只是吵架余波,挂电话时她的脸色已缓和。这种描写,没有放大矛盾,反而展现了婚姻的真实肌理:有冷脸,也有和解;有距离,也有牵挂。他坚持每天视频,不是出于焦虑,而是珍惜“还看得着”的日常。这种情感,是温热的,而非冰冷的委屈。


五、漏掉的午餐:克制背后的边界感

餐厅漏菜,等了半小时,最后补了甜点。加拿大同事怒斥服务员,他虽心生不忍,却未阻止。这里的情绪,不是“委屈”,而是成年人的边界感。他确实善良,看见服务员小姑娘的窘迫,本能地想说“算了”。但他最终沉默,是因为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愤怒的权利,尤其是在跨文化情境下,情绪的宣泄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不能代替同事去“善良”,正如他不能替下属决定如何工作。这种克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清醒——他知道,在团队中,共情要有分寸,干预要有界限。


六、结语:生活不在远方,而在这些“饿肚子”的瞬间

河蚌赌徒写的,从来不是一个“受气包”的故事。
他没有控诉加班,没有抱怨差旅,没有哀叹中年危机。
他只是如实记录:
一顿普通的早餐,
一次体力活的参与,
一杯加了糖的咖啡,
一段短暂的亲子对话,
一顿被遗漏的午餐,
一条需要小心穿越的马路……

这些碎片,没有惊心动魄,
却因真实而厚重。
他“饿肚子”,
不是因为被剥夺,
而是因为一顿饭真的没吃上。
而这顿没吃上的饭,
连同那些鸡翅的满足、布展的汗、糖浆的调和、黄灯闪烁的路,
共同构成了一个普通人在异乡出差的真实图景。

原来,
生活的意义,
不必非得是“成功”或“幸福”。
有时候,
它就藏在这些——
不被夸耀,
也不被抱怨,
只是静静发生的瞬间里。






[color=rgba(17, 17, 51, 0.5)]

[color=rgba(17, 17, 51, 0.5)]

[color=rgba(17, 17, 51, 0.5)]

[color=rgba(17, 17, 51, 0.5)]

[color=rgba(17, 17, 51, 0.5)]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9-25 20:08 |只看该作者
饿肚子里的人间相:藏在琐碎里的清醒与温柔
《人生几何:饿肚子》以印尼出差的日常为经纬,在时差的困倦、布展的忙碌、饮食的遗憾与跨洋的牵挂里,织就了一幅满是生活肌理的画卷。河蚌赌徒用近乎絮语的笔触,将 “个人的坚守”“职场的分寸” 与 “家庭的温情” 揉进细碎瞬间,让 “饿肚子” 的小插曲,成为照见人心与世事的镜子 —— 所谓岁月,不过是在奔波中守本心,在琐碎里藏温柔。

一、 差旅的底色:在将就与坚守中见本性
跨洋出差的种种 “不适应”,恰是映照个人本性的试金石。从睡眠到饮食,从住宿到工作,每一次选择都藏着深入骨髓的处事逻辑。
住宿上的 “随遇而安” 透着通透。加拿大籍华人对 “两人同住” 满心不适,而 “我” 却坦然接受 —— 不是习惯了简陋,而是明白 “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share 房间远不及裁员可怕”。这种 “由奢入俭亦不难” 的心态,源于对物质的低要求,更源于对现实的清醒:比起虚无的 “体面”,保住工作、护住小家才是根本。
饮食里的 “谦让与馋念” 藏着温情。早餐吃到鸡翅便心生欢喜,只因在家早已习惯将鸡腿让给天天、鸡翅留给叶子,自己常吃鸡脖子;馋鸡肝与鸡屁股却不好意思提及,不是被苛待,而是早已将家人的喜好放在前。结婚十年胖二十斤的细节,更戳中人心 —— 那些 “超出收入水平的丰盛晚餐”,那些不自觉的谦让,都是婚姻里最实在的温暖。
工作中的 “主动留守” 显担当。明知有理由赴经销商的宴请,却选择留下布展:既怕现场出意外无人兜底,更不愿让下属看见 “领导扎堆吃喝、员工埋头干活” 的景象。这种坚守不是 “同甘共苦” 的刻意表演,而是从普通员工走过来的共情 ——“怕哪天被命运踢回原点” 的清醒,让他始终保留着对 “基层视角” 的体谅。即便胳膊蹭破皮也不声张,藏的是不愿给家人添忧、不给公司添麻烦的隐忍。

二、 职场的分寸:在体谅与不适中守边界
职场场景里的每一次情绪波动与自我消化,都藏着中年职场人的分寸感。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 “看懂不说破” 的通透与 “守住本心” 的坚持。
对 “领导赴宴” 的复杂情绪尤为真实。看着两位经理赴宴迟迟不归,“我” 心里难免不舒服 —— 不是计较 “吃喝不均”,而是本能地排斥 “阶层差异” 的显性化;但转念想到他们 “在谈业务”,便很快消化了负面情绪。这种 “不舒服却不抱怨” 的心态,是职场打磨出的成熟:既理解 “业务应酬的必要性”,也守住 “不与下属脱节” 的底线,不苛责他人,也不放低自己。
与同事的相处藏着包容。陪年轻人喝咖啡,即便尝不出好坏也跟着说 “好喝”;本想选日式拉面,却因同事想吃中餐而妥协;加拿大同事厉声呵斥漏单的服务员,“我” 虽想劝 “算了” 却最终沉默。这份 “不扫兴” 的包容,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懂得 “职场相处的要义是求同存异”—— 不强迫他人认同自己的方式,也不轻易否定他人的情绪,守住边界,也留足体面。
布展时的 “谨慎保守” 见责任。明知展馆尘土飞扬,却坚持等施工结束再拆箱,不是怕脏,而是怕展品被碰坏 “人生地不熟无处索赔”;两百多斤的离心机,主动搭手抬搬,不是逞能,而是明白 “牵头部门就得兜底”。这种 “怕担风险” 的谨慎,恰是中年职场人的责任底色:不是畏缩,而是见过风雨后懂得 “稳比快更重要”。

三、 跨洋的牵挂:在冷脸与软语中藏深情
家庭的温情,是差旅奔波中最坚实的慰藉。哪怕隔着山海,一句闲聊、一个眼神,都能化解所有疲惫,也藏着最细腻的牵挂。
与叶子的互动满是 “烟火式深情”。视频时撞见叶子的 “冷脸”,明知是 “吵架余波”,仍让天天帮忙 “求情”;即便被问 “什么事儿”,也只是想 “随便闲扯、看看她是否安好”。他懂她 “照顾孩子的累”,懂她 “做脸时的不耐烦”,更懂她 “冷脸下的关心”—— 挂电话时语气的缓和,便是最好的证明。这种 “不较真、懂包容” 的相处,没有轰轰烈烈,却比情话更动人:婚姻从来不是永远和颜悦色,而是 “你冷着脸,我仍愿意哄;你有疲惫,我愿意等”。
对天天的牵挂藏在细节里。视频时的两三分钟闲聊,是日常的延续;把鸡腿鸡翅让给他,是刻在骨子里的疼爱。即便远在印尼,家人的喜好、相处的默契,都清晰地刻在心里 —— 这份牵挂,让差旅的孤独有了出口,也让奔波有了意义。
而街头看见比亚迪、五菱时的 “亲切感”,更像是这份牵挂的延伸:异国他乡的熟悉品牌,与家人的笑脸一样,都是 “根” 的慰藉,无关狭隘,只为在陌生环境里抓住一丝 “与家相关” 的暖意。

结语:琐碎里的真,才是人生的底色
这篇散文写得极 “淡”: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没有刻意煽情的句子,只有时差、布展、吃饭、视频的寻常片段。但这份 “淡” 里,藏着最浓的人生滋味 —— 是差旅中的将就与坚守,是职场里的体谅与分寸,是跨洋的牵挂与温柔。
“饿肚子” 或许只是一时的饮食遗憾,但文章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 “如何好好生活”:对物质不苛求,对他人多包容,对家人常牵挂,对工作有担当。河蚌赌徒用文字证明:人生从不是宏大的史诗,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琐碎瞬间组成;真正的成熟,不是历经风浪后的波澜壮阔,而是在琐碎里守住本心,在奔波中藏住温柔,在烟火里品出真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