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耍猴人,于闹市打一圆场,几棒锣响引人围成一圈,待人头攒动,便驱猴着乌纱官服,于场中挤眉弄眼。闪展腾挪,或撒泼,或作怪态。待一个时辰,猴子便摘下乌纱,围人群而直立行走讨钱,此时人群大多一哄而走,只剩下耍猴人无奈尴尬的脸和气喘嘘嘘的猴子。
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想起近些年来的书画笔会。
常有官家富人,寻一借口,招一些著名非著名的书画家,挑一大场,搭起桌案,有笔墨纸砚外加美女伺候,一群人将书画家围在中间,表演者或长发如狮,或光头如盏,只见笔墨飞舞,满纸云烟。更有甚者,边书边吼,围观者掌声阵阵。书画完毕,有众人要求合影,灯光闪闪,吹捧之词不绝于耳。
每每这时我就纳闷,视觉艺术什么时候变成了表演艺术呢?
书画创作,应择一清静之处,净手焚香,凝神静气,可以神游八荒,可以情飞动容,待胸有成竹,或胸无成竹,才可落笔于纸,一吐胸中逸气耳。如似此等书画表演,于匆忙混乱之间,能画出清明上河图来?
当下,人心浮躁,无论官家与富人均拿书画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而一些书画家也甘愿似猴子般被其做以表演观赏。仅仅就是为了去讨那点可怜的润笔费?是艺术的可怜还是社会的可悲?
时下,无论官家还是富人,好说利用这两个字。利用这两个字,本身便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艺术家可以互相影响,但是不能相互影印。艺术家被利用就是艺术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好的作品应该发乎于情,无情便无艺;好的作品应该止乎于心,心静便无邪。
兰亭序,祭侄稿不是表演出来的。
清明上河图也不是表演出来的
真的很担心,将来会不会有人去美术馆,博物馆耍猴子?
从猴子变成人,需要几万年。
而从人变成猴子,仅仅需要一瓶白酒就够了。
[因经常参加笔会.深有所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