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飞过你的眼还是你的心
《让子弹飞》12月全国放映后好评如潮,向来不以先睹为快的我前两天才下载来看。诸多感慨之余,居然对影片的色彩基调唏嘘良久——整部影片自始至终居然都是老电影似的黄褐灰黑的转换交替,对比起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竹林的苍翠、金菊的灿黄,《让子弹飞》居然没有在视觉上做文章,在当今电影极尽“悦目”之能事,追求一种服务于视觉,依赖于科技的背景之下,姜文是否在有意彰显他的特立独行之处呢?也许《让子弹飞》追求的不仅仅是飞过你的眼睛,更想直击要害,在你的心底沉积某些影像吧。
其实在这里我并不想评价《让子弹飞》的种种,只是由此思考电影的文学意义。
在影视越来越崇拜技术甚至依赖于技术的今天,影视的视觉形象越来越瑰丽:如云的美女,气势恢宏的背景,震心撼目的场面,效果逼真的电脑动画。这都如一场视觉的盛宴,让你目不暇接。然而,另一个角度,电影的文学意义却越来越单薄。以2010年暑期热映的《阿凡达》为例,投资5亿美元,票房收入超过22亿,其尖端的3D技术带来的视觉尖叫震耳欲聋。可是,应该说《阿凡达》的故事却乏善可陈。其实不过是殖民者入侵原始土地公然掠夺的传统题材,被由地球平移到了星际而已。现代文明侵犯原始文明,邪恶侵犯善良,从被损害到反抗到最后的胜利,所有情节也一如既往,按部就班。
《让子弹飞》却不仅仅依赖于视觉技术,在暗色的背景里,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人性的拷问,微妙的内心涟漪,扑朔曲折的情节,深邃的历史洞察,令人莞尔的诙谐对白,云谲波诡的人生变局,所有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故事。这些虽说可能与其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小说《巴陵野老:盗官记》有关,但应该说姜文的拍摄理念应该不仅仅是凭借视觉的信号取胜,而是更多的关注了文学,关注了思想。让子弹飞过的不仅仅是观众的眼睛,而是让视神经接受的信号还原成一种思想。一反许多大片用尖端的制作这一骄矜的姿态傲视群雄的做法,没有如它们那样漠视来自文学的异议,甚或嘲笑篝火旁行吟诗人发明的叙述方式,而是独爱了说书人梨花剪咔哒一响后的开场和瞎子阿炳二胡弦上悠扬的收束。这一点应该是很值得称道的吧。
总之,视觉的形象弥补不了思想的空白;再精短的技术,也不能完全替代艺术。就像精美的鼠绘敌不过《蒙娜丽莎》的微笑,键盘敲出的文字不一定会超出老庄的竹简。
让技术还原于艺术,让眼睛回归到心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