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把“孝”置于百善之首,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风格。
翻看历史的书页,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一直是以孝为最高道义的。小至孝“家”,大到孝“国”,孝字所延伸出的含义在更多时候成为一种约定俗称的准则,人们愿意去遵守他,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最大褒奖。
孝字写到今天,逐渐成为一种操守,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子女自觉赡养老人,军人誓死保家卫国,官员始终为民请命,在这里,他们多的是一份职责,一份义务,一份使命。他们自觉自愿并任劳任怨,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够阻挡他们行孝的决心。
然而,我们也会听到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子女对父母态度恶劣,轻则肆意辱骂,重则扫地出门:有的军人对组织阳奉阴违,名里赤诚一片,背后恶语中伤;有的官员对人民熟视无睹,仰望青云之巅,却从不关心民间疾苦。孝字写到这里,多了几分辛酸和无奈,因为太多的事情,道德难以约束,也无法束缚。
人们开始尝试选择律法。既然道义不能约束,那就诉诸法律,让那些恶意破坏道德的,接受应有的惩罚。于是有的饱受冷眼、备受谴责,有的恶贯满盈、锒铛入狱。从某种程度上,或许我们惩罚了邪恶,申张了正义,但其问题的本质却仍旧值得我们思考。
当您的儿女尚在幼年时,你是否对他始终如一、严格要求?或许,你会想,他还小,而我就这么一根独苗,由着他吧。
当您的战士身处军营时,你是否对他真心关注、积极引导?或许,你认为,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我工作这么忙,还是歇会吧。
当您身居高位、俯瞰众生时,你可曾想起过,你是从群众中来,曾经备受群众的信赖?或许,你会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我已经走到这个位置了,没必要那么较真,得过且过吧……
孝,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因为我们或者我们一些不自觉的行为。可“孝”的传承是容不得一点马虎、一丝纵容的,就像水滴,往往积久了,就如会如洪水猛兽,不经意间便会彻底泛滥。
我们不能否认,贴着“孝”字标签的中华文明从诞生之日起,便深植于国民的灵魂中,指导正常的行为。可深藏在背后的不安定因素,却同样如跗骨之蛆,让我们始终难得安生。而学会以“孝”同化,从始做起,用正“孝”以定国,用正“孝”以安家,则华夏必将再现震古烁今的灿烂文明。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