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凌云享耳 于 2012-4-4 15:10 编辑
当《初春的疼痛》犹如一片新绿在六星征文大赛这一春天的原野露出来时,不可否认,我的情感之波也不由地随之起伏,一种久违的怀旧感亲切感幸福感疼痛感在记忆的海面翻转。
亲人的离去,尤其是一个把爱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亲人的离去,对我们活着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用言语说不上来的疼痛,我常常不忍看这样的场景。但《初春的疼痛》确实打动了我的心。
“我是多么不情愿,就这样与你别过。”开头就自然地流露出不舍,也给人一种想读下去的愿望。“因为这厢,祖孙之间正承受着生与死的别离。”为我们解开了疑惑。紧接着“从正月十七早上开始,你一直紧抿的口开始大张,与此相伴的是粗重的喘息。远远近近的亲戚赶来,亲友们大呼小唤,你双目紧闭,浑然不觉。艰难而有节奏的喘息持续了一天一夜,贴近你的耳边相告,远行的侄儿就要赶回家门,你才万分不舍地把大张的口微合,随着喉间的一声响动,眼角两滴清泪黯然溢出。正月十八上午11时42分,我慈爱的祖母,就这样悄然而去。”这一细节的精彩描述,一下子逼出了我的眼泪。我知道,这样的字,只有一直守在生命垂危的至亲至爱的家人跟前、只有对亲人有无尽留恋之心的细心观察者,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字。
回忆的琴弦在忧伤中继续响起,“弥留之际的你,目光幽幽,依稀如当年颤巍巍的鸡雏。你下意识地挥动右臂,温热的手掌抚弄我的脸颊。你拇指和食指合力,捏住我的鼻子使劲。我低嚷着疼躲开,你茫然的神情,像是在和我开玩笑,又像是证明自己气力尚存。你离去的前两天,双眼突然发亮,精神异常地好。和你说话,你会下意识地头向后仰,若有所悟。向你问起我的生日是六月初几,你已不能说话,但努力地用右手食指做了个“9”的示意。多日水米不进的你,忽然张口,我隐约听得微弱的声音:喝……。赶紧用小勺子给你喂水,咕咚的吞咽声,给人多少欣喜哦。”在这忧伤感人的琴弦声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可敬可亲可爱的老人,她的坚强她的乐观她的慈爱都在琴弦上颤动,在我们的心田柔柔地泛着温暖和亲切的波光。
“当我大声告诉你八月十五了,要吃月饼了,你一脸笑容,乐开了花。孩子们说你能活百岁,你认真而谦虚地更正:九十九……。你尽心伺奉婆婆,我的曾祖母高寿九十九。”这样的回忆为祖母的美德更添一笔,她乐观慈爱地对着孩子们,也为自己曾拥有高寿九十九的婆婆而自豪。
那双柔和的大手揉搓孙儿脖颈的温暖,那饭时如约响起嘹亮的呼唤,那油炸葱花清汤面的清香,那为儿上学带去的一大包馍馍,那嗡嗡作响的纺线声,那割麦子时“毛巾一搭,弯腰挥镰,把匍匐的麦浪甩在了身后。”的利索,这些都是多么地亲切和温暖,让我们在共鸣中扬起记忆的帆船,徜徉在童年少年以至青年时的美好世界里。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一生也是宝贵的,能给后人留下美好念想的人生更是灿烂有光彩的,我想这位九十一岁老人的一生在平凡中透着精彩,她能做好份内的事并尽最大可能把爱传递给家人亲人,这应是后辈们最为欣慰和值得效仿的。
春天里万物复苏,赵老师这篇《初春的疼痛》以真情贯串细节,在悠悠深情亲切温暖的描述中,让以往那些美好的记忆也在我们的心田渐渐复苏,隐隐疼痛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价值!
【参赛帖NO:043】《初春的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