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屈辱的《瑷珲条约》,黑龙江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最不忍心提及的地方就是瑷珲古城。
之所以叫她瑷珲古城,因为这是历史地名。如今,她的正式名称叫做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
发音还是那个发音,但却已经不是贴满屈辱标签的“瑷珲”二字。是故意回避还是别的原因?不得而知。
由于这个缘故,曾经有专家呼吁恢复“瑷珲”这一古称,既为了那段不应忘却的屈辱历史,也为了使后人铭记这一故称背后的血泪往事。
其实,清代第一座瑷珲城并非在如今的爱辉镇,而是在黑龙江江东岸,在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之内,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境内的维笑勒伊村(意译为快乐村)。
早在明代,中国就在黑龙江东岸修筑忽里平寨,隶属奴尔干都司。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将忽里平寨焚毁。公元1683年,大清皇帝康熙命萨布素在江东修建瑷珲城永戍,并在此设置黑龙江将军。
只可惜,这座位于江东的瑷珲旧城只存在了两年。1685年,考虑到瑷珲旧城僻处江东,联系不便,清政府把黑龙江将军驻地迁于黑龙江下游右岸(即西岸)托尔加寨,在废墟上重修新城,仍名瑷珲。与此同时,瑷珲旧城留副都统镇守至1690年,之后驻军裁撤,成为空城。
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因瑷珲旧城位于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内,名义上仍归清朝管辖(条约规定中国享有对江东六十四屯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1900年,沙俄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武力侵占了该城,瑷珲旧城从此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一起沦为失地。
《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这一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不容忘却。如今,作为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签署地,瑷珲新城所在的黑河市爱辉镇建起了瑷珲历史陈列馆,全面记录和回顾那段屈辱的过往。
我去过三次瑷珲历史陈列馆,每看一次,心情就会沉重一份。尤其是看到展厅入口右侧风墙上悬挂大小不等的1858个风铃,听到在微风中叮当作响的铃声,心总会揪心的疼痛,久久不能平息。
这个陈列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属全景展现“海兰泡惨案”的半景画。在长76米、宽19米的圆穹形封闭空间里,在画面、灯光、音效的衬托下,沙俄强盗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用武力强行将中国人驱赶至黑龙江活活淹死的惨景再现眼前,让人悲愤交加,不忍目睹。
每一次看这悲惨的半景画,我都听见有人在抽泣,在人在怒骂,而更多的国人则是默默无语,表情凝重地目睹那段历史“再现”和“重演”。
在瑷珲历史陈列馆,但凡有点良知和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会想起和在意曾交涉收复失地的清代瑷珲副都统姚福升的《龙江吟》:“龙江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六十四屯今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是啊,我们都该好好地想一想或问一问:六十四屯今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天高云淡 2012年11月13日06:57于沈水之阳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