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扯扯闲篇----道教
查看: 597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扯扯闲篇----道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6-29 2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3-8-9 20:49 编辑

道教据说是承袭了方仙术、黄老道等宗教修持手段,逐步形成以“道”为信仰的一种宗教。道教虽以游仙术,服食炼丹导气为主,尊奉的典籍是《道德经》,奉老子为教主,但不完全等同于道学。就像佛学不同于佛教一样,学术性的东西和入世化的宗教形式终究是两码事儿。
秦皇汉武求长生不老药没能够长生不老,硫磺火石炼丹术却传了下来,而且辅以黄白之术,大兴于世间。魏晋多么清旷的时代,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士子们清谈玄远不可一世,也居然被药石眯了眼,服起来没个谱。嵇康打铁不理钟会,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想法付诸于笔端之时不知有没有服用五石散。阮籍青白眼翻着众人,鼓盆而歌之时不知有没有服用药石。据说这种药石配合酒喝下去人的体内热量会骤增,所以后人笑刘伶脱了衣裤睡觉不单单是名士风骨,应该是服用了五石散,放浪形骸与世多忤的先贤们原来与药石渊源这般深。

魏晋而后南北朝时期,佛学盛行,也曾偏谬过当,致使社稷神器不稳。按纪晓岚的观点,佛道似药剂,儒学似五谷。以药剂为主食治世,总是不合乎常理,儒学才是人治的根本,道学和佛学只能是经世致用的药石。到了大唐盛世,佛学开枝散叶又一次发扬光大。盛唐以外儒内佛为治世理念,催生出很多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譬如政治家虞世南、房玄龄、萧瑀,诗人王维、刘长卿、裴度等,既能入世有为,又能出世自修。这些文学家、政治家,以佛学内修,以儒学外用,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当时的唐朝可谓政治清明,国力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令人惊奇的是,大唐虽然儒学佛学并行于世相辅相成,道教却依然独领风骚。据闻,唐初丹药服用很是自然。开国英主唐太宗就曾服用过丹药,中唐的唐宪宗更甚,晚年因长期服用丹药致使性情失常,暴躁乖戾。还有一代大儒韩愈,自己反对别人吞食丹药,背后也偷偷服用一病不起,被后人讥笑。白乐天那句“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可谓言之凿凿。南唐时期,这种风势愈演愈烈。唐嗣主李璟不单服用,而且还纳女道士为嫔另置别院,日研长生之道。有一副《耿先生炼雪图》画的就是女道士耿先生澡雪化银的故事,旁边就坐着李璟,我网上搜了半天也没能找到这幅图。

前些日子重读《花间集》,绮艳浮夸的词腻得不得了,《女冠子》就出现了许多首。而且还都是当代的显贵们写的,比如温庭筠、牛峤、张沁、孙光宪、李珣等人。这些晚唐词人,生活奢靡竟逐成风,从《花间词》就可以得见当初士大夫阶层的淫乐生活。女冠子是女道士的名称,《女冠子》属于唐教坊曲名,以《女冠子》为题大秀私情,可见当时的道教混迹于俗由来已久。据闻,词产于唐兴于中唐以后,而且唐词多录题,新制定的词牌必得以词牌题目赋意,不失本意。不像宋朝词牌已经定格,按照词的格律填词,改了内容。《女冠子》就是单讲女道士的事儿,以女道士为题材写的词,和那些豪家自制的倚筵偎翠的花间语无分彼此,真可算作化清虚之境,煽北里之倡风。道教在那个时期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药石、醮坛、黄白拘押之术,混迹于士大夫阶层的女冠子,构成了特别而另类的道教文化。那个时期王公贵臣服药石,和女冠子私通,并不认为是可耻的事儿。《花间集》收录了《女冠子》数首,足见晚唐社会风貌。


现将《女冠子》录几首于下:

温庭筠的《女冠子》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雪胸鸾镜里,琪数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成仙。
牛峤的《女冠子》: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厣,低声唱小词。眼看唯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张泌的《女冠子》: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如果说温庭筠描写的是远观的女冠子形象,还算看到一个美字毫无亵渎之意的话,那么牛峤简直就是意淫了,他们之间都有了约好的佳期,可见是老熟人,无需遮遮掩掩了。张沁的词里倒是带出了道教作法事的道场----醮坛,可见女道士不仅与他暗通款曲,而且还真干实事,会做法事祭坛。想见当时的道教真可谓盛极一时,道教之不拘,不受礼法约束,在以儒学治世的大环境下真是鲜见。

我新奇的是,成仙的例子没见,好道吞食丹药的人却大有人在,自秦汉而后屡屡不绝,惹得贵族阶层盲目迷信不止。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儒学虽被大用,然而后世也走成了伊川之径被人诟病,佛学引自汉朝大兴于南北朝也有盲目尊崇到泛滥的地步,独独道教生命力极强,未被压制过,像天空画个大饼,常常勾起人的欲望。先秦古籍小说的雏形《山海经》,南朝刘义庆的志怪小说《幽冥录》等,多是围绕道教神话和鬼神巫术为选材范畴,到给道教文化涂上了厚厚的神秘色彩。

道教以它特殊的魅力传承下来,可谓奇景儿。人生识字忧患始还是糊涂始看起来之于道教都是屁话,健康长生才是终极追求,否则,那些统治者们缘何屡败屡试,前仆后继求长生不老呢。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6-29 22:10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有道观,名曰玉蟾宫。一进庙堂右手边大殿就是药王殿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9 23:52 |只看该作者
道教应是我国的本土,却被后来的佛教占了江山。
究其原因是政治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30 07:33 |只看该作者
去年去武当山,那里是道家的乐土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30 08:33 |只看该作者
魏晋哪里有清旷啊,动不动就要杀头的
所以清谈,所以卖癫,其实是近似于鬼谷子教孙膑“诈疯魔”的
清谈清高久了,难免成为一种刻意甚至惯性,也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骨
而我们国人,孔孟以降,道性儒形,儒形道性一直纠缠、纠结在一起——就像阮籍交代侄子阮咸那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30 15:54 |只看该作者
《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30 15:56 |只看该作者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6-29 22:10
我们这有道观,名曰玉蟾宫。一进庙堂右手边大殿就是药王殿

哪天去玩玩,发个帖子上来~~记着传图片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30 16:0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6-29 23:52
道教应是我国的本土,却被后来的佛教占了江山。
究其原因是政治的选择。

佛教影响更大一些,至今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就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道教是本土教别,与我国古代巫术文化图腾有关,我总感觉!
政治的选择,这个我还太不敢确定,有时间和离离好好聊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30 16:08 |只看该作者
雁渡寒潭 发表于 2013-6-30 08:33
魏晋哪里有清旷啊,动不动就要杀头的
所以清谈,所以卖癫,其实是近似于鬼谷子教孙膑“诈疯魔”的
清谈清 ...

{:soso_e113:}被你挑虫子,你很拽啊!

司马炎司马昭时期动不动就杀头,后来的晋朝越来越弱,没有王导和谢安真就没有晋朝什么事儿。
晋朝特别是东晋而后,皇帝和臣民的关系很融洽,没有开国几位君主的戾气。
我说清旷还是很认可那个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环境,不是针对政治气候。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30 16:08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6-30 15:54
《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

天人内,你从哪儿找来的这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30 18:5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30 18: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肥红瘦 于 2013-6-30 18:59 编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30 18:5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30 19:01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三张照片拍摄于玉蟾宫,可惜药王殿没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7-1 13:12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6-30 16:08
天人内,你从哪儿找来的这么多~·

据说,这并非老聃之作,而是太史儋写的。

可以参见拙作《紫气何以东来?》{: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7-1 14:08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本土的道教是最接近世俗生活,最贴近世俗情怀的一个教。。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7-1 23:21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6-30 16:01
佛教影响更大一些,至今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就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道教是本土教别,与我国古代巫术 ...

好的,芥末,我喜欢跟你唠嗑。
因为我非常喜欢听你说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7-2 18:19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大汉初期的文景两帝推崇的是道家之精神,到唐朝的李渊就是真正拾起道教来维护江山了。由高祖起,大多皇帝都推崇道教的,建国之初就有了佛道之争,到太宗之时,更明确下了诏令,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到了玄宗,连他的宠妃杨玉环也皈依道教,榜样有了,朝廷名士与女道士的风流韵事当然成了“光彩之事”了,哪能不抬上文学之案上?看鱼玄机就轰轰烈烈的{:soso_e113:}
宗教真的很少脱离政治而单独存在,唐朝推道教,这其实也是为政治所需。老子姓李,唐王朝也姓李,刚好可以用来愚弄老百姓。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7-2 18:39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13-7-2 18:19
如果说大汉初期的文景两帝推崇的是道家之精神,到唐朝的李渊就是真正拾起道教来维护江山了。由高祖起,大多 ...

说的是那么回事哦,再一次认同你的观点。道教与政府的关系良好,至今也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7-2 18:4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7-1 23:21
好的,芥末,我喜欢跟你唠嗑。
因为我非常喜欢听你说话。

我也喜欢芥末说话,有时候她还用五言来表达观点,那真是一绝,{: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7-2 21:05 |只看该作者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6-30 19:01
以上三张照片拍摄于玉蟾宫,可惜药王殿没拍

哪天补上~~
多谢小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7-2 21:0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7-1 13:12
据说,这并非老聃之作,而是太史儋写的。

可以参见拙作《紫气何以东来?》

也许有这个可能,可为毛老子的呼声高呢。
一部《庄子注解》本来是向秀写的,也被郭象剽窃了,后人但知郭象不知向秀。历史真没法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7-2 21:10 |只看该作者
雁南雁北 发表于 2013-7-1 14:08
我觉得本土的道教是最接近世俗生活,最贴近世俗情怀的一个教。。

最不受礼法制约的一个教。很世俗。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7-2 21:1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7-1 23:21
好的,芥末,我喜欢跟你唠嗑。
因为我非常喜欢听你说话。

俺也喜欢听你说话,纯淑女范儿~~~我有些泼辣~~{:soso_e113:}
那谁谁小谁还说我那是辣,根本就不泼,我大乐乐都。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7-2 21:13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13-7-2 18:19
如果说大汉初期的文景两帝推崇的是道家之精神,到唐朝的李渊就是真正拾起道教来维护江山了。由高祖起,大多 ...

子叶说得好好~~
多来试点玩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7-2 21:14 |只看该作者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7-2 18:39
说的是那么回事哦,再一次认同你的观点。道教与政府的关系良好,至今也是。

关系良好也是建立在私欲上~~普世情怀真不如佛教,虽然如今的佛教已经功利化。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7-2 21:15 |只看该作者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7-2 18:41
我也喜欢芥末说话,有时候她还用五言来表达观点,那真是一绝,

啥五言啊,五古还是绝句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7-5 20:24 |只看该作者
这个没有研究过,先顶起,再好好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