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美国好朋友金山岭最近发了一贴告诫想留美读书的朋友不能埋头苦读,要抬头看路,转载过来可能对六星的朋友有启发
留美读书:不能埋头苦读,要抬头看路
美国2013年大学录取放榜工作近日巳收尾。据分析,排前25名的高校,今年又创低录取率,比去年约低0.2个百分点。考满分或近满分的越来越多,但在校平均成绩(GPA)起关键作用。
关心子女学业的北加州华人家长,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这个话题炒热。各中文大报刊,都有〝状元学生〞的专访文,其中也有对从大陆,港澳台,南洋华人考美留学生的评说;甚多〝高考补校〞也抓紧向社会汇报他们的教学有方,经辅导有多少学生被录取;最火红的是客运商、旅行社,推出「名校专线考察团」旅游,专项为考生及家长〝看校选校〞服务。(因考生同时被多间高校录取,必须选其一。因子女首次离家,父母不放心要去学校看看。是租校内学生宿舍,还是租校外就近民房?是否要买车自驾等等)。虽然,这些都是老话题了,但每年都会有人问-----他们为何能考上名校?
通常我们国人的标准答案是:因为他们勤奋!够努力!克苦用功!
但是,当你经过深入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后,相信你会修正以上的标准答案的。用俗话说,不能埋头拉车,请要看路!否则,错路越走越远,破财耗时间。
现在的美国大学,录取越来越看重个人的潜能与特色,有否明确的兴趣与方向,并能将课外时间有效的投资在相关的领域。名校希望录收的不是,上课听讲勤作笔记的〝好学生〞。只会遵循老师的教学,跟随别人脚步的学生。那是不容易获顶尖大学青睐的。因校方越来不将自己定位成为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尤其在美国科技资讯发达的竟争环境下,顶尖高校目标不只是培养人才,他们要培养未来的领导人,世界的改变者,就业机会的制造者。
如哈佛大学教育学者东尼.华格纳(Tony Wagner)写的书「创造发明家:改变世界的新一代的养成」中所说,现在的教育方针应该不是把每个孩子变成「大学储备人才college ready」,而是「发明储备人才innovation ready」。他说,什么是创造能力?就是「有创意的解决问题或将新的可能性实现都是创造能力。因此,辩论思考能力,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的品格特质就比学术知识还要重要。」他认为,培养有这种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驱动力(motivation)才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一个有驱动力的年轻人,是拥有好奇心的,有持续力的,并且是愿意冒险的。他们会不断学习新知与技术,让自己找到新的契约或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