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生活观念的一点对照
一位在海外的华人写到“某日晌午,有位朋友前往一家老外烟店买零,与店主打过招呼,正欲开口点买,不料却被店主友好的拦阻,笑容可掬的主人指了指墙上的挂钟,示意他:此刻已到了中午的打佯时间,我们不再接待客人,您若有需要,可在下午营业时间再行光临。朋友抬头看了看挂钟,其时离午休还有十多分钟呢,他不明白,尚没到下班时间,这老外店家怎么会将已进门的客人给谢绝了呢?放着到手的生意不做,有钱也不赚吗?他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在营业的时间营业,在不营业的时间不营业,这在欧美国家习以为常。在学习语言材料的时候,总感觉迷惑,他们的商店怎么能在最好的时间段休息呢?在中国私人经营者相反,只要能赚钱,营业时间不成问题。但也不是每个外国人都很悠闲,一般公务员是随时待命的,包括总统在内,一有突发的大的事件,总统也要随时终止休假进入工作状态。而中国的公务员,正而八紧去办事还拖三阻四的,而想要他们在工作时间以外为民服务,还是不奢望为好。看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的礼仪讲座,听到这样一个事情,说他到一个国家去,一个朋友开车来机场接他,在回去的高速路上,车子抛锚了。朋友随即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两个交警过来,朋友要求他们去油站打油回来给车子加油,交警怯生生的问,不知哪有大的油壶,他朋友发怒了,说不会自己去想办法啊。他们很快就把事情办好了。金教授就很纳闷,他朋友怎么这么大面子啊,是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朋友说不是的,他和他们的关系就是纳税人和拿纳税人的钱而有工作和生活的公务员的关系。从礼仪的角度看,不同的国家人和人的关系及地位也是多么的不同啊,而没有见识的许多人很多时候在外邦很可能会表错情。
欧美人这种悠闲自在不是天生而来,它是以国家强制的福利制度做保障的。相比一些国人对金钱的追求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很难说这里没有制度的缺失。瑞典等一些国家并非完美到等同天上人间,但有些制度是我们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梁文道说过一个事实,他说在那样的国家里个人和家庭的灾难几乎都是国家承担的,他们不会因为家庭的重大灾难而降低人生的很多生活品质。他举例说,一个妇女如果生了个畸形儿,只要有需要政府会安排人不惜代价24小时陪护,这个妇女可以正常去工作,要是路远可以提供驾驶培训和交通工具,而这些都是免费由政府提供的。这一切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谈,我们在不太漫长的将来也可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吗。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幸就让全家人都赴灭顶之灾,这样的国家该有多么美好啊。现实生活里,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总是很低的。买高额保险虽然也是种选择,但衣食住行上学就医尚且成问题,普通人哪有那余钱剩米?国人抗风险能力全靠手头的金钱去抵御,这样的人哪能不视钱如命呢。听说福利国家里流浪汉发的钱里居然有嫖资一项,也不知道是真的不,不过分析如果红灯区是合法的话,政府又以人为本,体恤到人的正常的合理要求,这样的看似荒唐的事又不怎么荒唐了。这样的国家里的人,追求钱可能不是唯一选项,钱最多的人未必是最受尊重的人。他在投票决定一切的时候,其实他也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
有报道说湖北某地受捐助的贫困学生因为不知感恩而被取消受助资格。有很多人都骂这样的学生不懂事,拿人手短,没有基本的廉耻心。相反,我却由此而感觉到了社会观念的某种进步。如果家庭贫困不是因为父母懒等原因而造成的,那这样的贫苦就是社会救助和社会分配制度造成的。社会表象的看似公正里,也许隐藏着只有经济学家心里才知道的不公平。这些贫困生当然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但或许他们隐约感觉到贫穷并不是丑恶,感恩也不一定非要去戴德。那些出资资助的企业家除了要名利双收外,还想要受助者身心的归依,真是太有才了。中国的奴隶社会发展还不充分,奴隶和奴隶主怎么生活的知之不多,但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对买回来收养做丫头的贫苦孩子就有这样的想法。
有伤口的地方才能产生思想,社会的发展必然带着一次次的阵痛。西方经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终于反思出人类所要坚守的人性光辉,而国内的反对封建余毒的任务还依然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