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解玉玲珑 于 2010-11-30 10:29 编辑
昨夜下了点小雨,或者只是一场很厚的露,空气便有些润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蓝天只露出隐约的一丝蓝来,象我这时的心情:有些闷。
已经是初冬了。
上个月的时候,我在省城,简说,我去看你呀,省城现在正是末秋,很漂亮哩,晚上请你吃饭,一起看夜景吧?我说好啊。一直等到要离开了,也没见到他的影子,发短信问,说有点事,等等。我不耐烦,径自走了。
景色真的挺好,叶子的颜色斑驳陆丽,金鲤在水里活泼泼的游,喷泉哗哗的不止歇的合唱,还有小鸟,在树上婉婉转转地呼唤。但这只是记忆了,或者将永远成为记忆了,没有了关心的人,哪儿的景色不是一样的?
喜欢独立行走,孑然不群,其实是怕爱与被爱。
早餐的时候,面对着那一盘鸡肉我差点吐出来,前几天我还见过它活跃的样子,现在竟然成了餐桌上的佳肴。它是谁的最爱?谁又在此刻最伤悲?杀一只鸡,仅为了吃它的肉,真的值得吗?屋外的车流如故流淌,我的胃又开始翻绞、疼痛起来。
与胃疼相伴的,是近来睡眠不太好。昨天喝了两杯咖啡提神,对面的脸却一直是恍惚的。那个韩国鬼子看起来又瘦又小,眼神却纯纯的,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点都不懂,联想到美韩军演,我就悲悯地想踢他几脚。从前我还能听明白几句常用语,自从我隔壁的那个男人开始学英语韩国语以后,我就对这玩艺起了抵触心理。他每天跟时钟一样准时:听半小时英语,半小时韩国语,然后再嘣嘣嘣地踢十分钟毽子。这时候,我心情就糟得无以复加。
他为什么要学这些劳什子?为什么不读点史书或者哲学书或者科普书?难道我们古老的精神文明不足以熏陶他那简单的木脑壳?还有我那同学云天,听说又换了单位。从工作至今,他很难在一个单位呆上半年,每次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换单位了,或者每次接到他的电话,第一句仍是,我又换单位了,或者偶尔在MSN上聊两句,仍旧是,我又换单位了。但他却一直在学着英语,这么多年不离不弃,虽然英语已经很流利了。
看来外语的最大作用,是使人更浮躁。外语,小说,艺术,音乐,在我看来,都是小道,古人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那本清史十六讲,我翻了几章就扔下了,只是因为王锺翰的致远所以过泥,“阿其那、塞斯黑”,是“猪狗”的意思与“不讨人喜欢”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修史以这个标准去修,也真是贻笑大方了。
什么才是大道?修德。而现实和世人,却偏离这个越来越远了,包括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