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用手写心 于 2014-3-15 19:21 编辑
曾经在一个叫细草穿沙的博客里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活着。里面有一组摄影作品。一个双腿残缺的女孩匍匐在由四个轮子和一块木板组成的车子上,以手撑地前行。脸上的笑容坚毅而灿烂。一个同样残缺的中年人在一条颇为热闹的小街上背靠着一张方凳子,拉着二胡,身前放着掉了瓷的白茶缸、缺了口的碗里有几张零碎的票子和硬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爷在飘着雪花的角落修鞋,神态平和。把这组图片发到群里,好友发过来两个字;怜悯。
许是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所致吧,对怜悯、同情这类词语份外的敏感。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多病,母亲拉扯我们兄妹三人长大,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时不时的就会听到一句,可怜那,这一家子。日子就在困苦艰难中慢慢过去。我们三兄妹都长大了,成家了。仍然都没有大的出息,两个哥哥在家各自经营一间小店。我出外打工成了一名蚁族。
那一年漂到山东一个叫莱西的地方。假期里同伙相约去青岛看大海,在栈桥景点的沙滩上看到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妇在行乞。路上的行人漠视,天气已经渐冷。看风吹着她花白的头发和单薄的衣衫突然地心里有了一阵难过,待她走到面前掏出来一把零钱塞到了她手里。微微的对她笑了一下。老人愣住了、眼里有了泪光。看着不忍心又把自带的一袋零食也塞给了她。往前走了几步,周围涌上来四五个同样的行乞者,老人孩子皆有。缠住我不得脱身。那时辛苦一个月我的工资加伙食费也只有七百二十块钱。把身上所有的钱拿出来帮助她们,我没有那么高尚。委屈使我蹲在地上开始哭。一阵沉默后那些人散去了。同伴埋怨明知道那是专业行乞的你还那么大方的发善心,说不定背后人家比你有钱多了呢,要今天被缠住走不了都要跟着你倒霉,要不是这里人多说不定人家会直接洗劫了我们。
以后在苏州火车站的铁板桥上、木渎街上经常会看到残疾的老人或年幼的孩子跪着行乞,也有年轻男女自称丢了行李差一十二十块钱买车票之类名目行乞的。不再大发善心。只是偶尔的也会掏出几个零钱递到他们手里。只是从不会丢到她面前的碗里,因为不喜欢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谈论起也从不用同情、怜悯这一类字眼。曾经被这类词深深刺痛的心,即使过了许多年回想起来那痛感还是那么清晰。
怜悯从字面上看本是怜惜、悲悯之意。是一种本质的善良。只是我一直不怎么喜欢那类词。感觉一个人若是说出怜悯这个词他本身就多了一丝凌人之态。人与人就不会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说的人是强大的、、高傲的,被说的人是弱小的、卑微的。
一直生活在最底层被称为蚁族的一群人,在某些人,某些当地人眼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乞讨者。在他们眼里兴许我们的家乡都是穷山恶水,我们都是在家衣食无着才扔下老人孩子来这里打工的。说起外地人语气里眼睛里掩饰不住的不屑。不想与她们争辩,只是说一句,没什么,十几个小时而已,我们也就是本地人。出外打工只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任何时候、甚至任何朝代,劳动都不会是一件可耻的事。我们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劳动让老人多了一份安心,让我们的孩子多了一份希望。只要还能劳动,我心里就不会太过悲哀,自觉离同情、怜悯就会距离远一些。
现代都市的竞争激烈让人心份外疲惫,社会的光怪陆离又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种无形的戒备。身处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一些现象的认识自就不同。看多了那些靠行乞骗人的报道或亲身经历了此类事件。对此类人,此类事不再相信并排斥厌恶都是正常的,只是有时自感觉看清了的现象却往往忽略了一些本就存在的事实。有些人的确是需要帮助的。无论何种形式的乞讨都是需要勇气的,既然她们有勇气这样做了,就应该获取一份最起码的尊重。反之,若她们根本不是真需要这样的帮助而是蓄意行骗或以此谋生,想必他们决定这样做的时候也一定已经做好了被人厌恶唾弃的准备了吧!回想幼年时遭遇的困苦,看惯的人心冷暖,回想初次出门打工遭遇未料的难处,幸得一位认识刚半天的同事帮助才免了露宿街头。今日对这样比我们更弱势的一个群体。心里怎忍用怜悯这个词,尽管它的本质也是善良。身处这个阶层也许我们改变现状的能力是低微的,只是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努力的,都会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努力获得别人的一份尊重的,而不是怜悯的。心存善良的人们与其用善良去怜悯别人,何不把彼此放在平等的位置、在善良里面加一丝尊重。尊重别人的处境、尊重别人的努力、尊重别人的尊严,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尊重了自己。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