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押中国俘虏的集中营,“每天早起都有一辆马车把被折磨死的俘虏向外拉”。
日军在中国先后设有各种战俘营“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
如第236期短史记所述,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所俘虏之日军,不过数千人。该数据若与成为日军俘虏的中国抗日军民数量相比较,尤能使后人直观体会一纯农业国抗战一极发达之工业国的艰难程度。
抗战期间,共发生22次大会战。依据日军战报,1938年俘虏中国士兵10921人,1939年俘虏24024人,1940年俘虏7351人,1941年俘虏48603人,1942年俘虏85952人,1943年俘虏86558人,1944—1945年俘虏30291人。以上1941年后的数据仅包括华北地区,总计有293745人之多。①
除了来自国军、八路军等军人外,俘虏还包括县区地方游击队队员、地方独立武装、抗日游杂部队、共产党领导下的县、区、村抗日干部和民兵,以及很多有抗日嫌疑的老百姓,因此俘虏的总体数量庞大。
为收容中国俘虏,日军在各地建立了一批战俘集中营。集中营有两种,一种是临时的,如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国军俘虏被安置在战场附近的运城等地;1944年的洛阳战役后,日军将俘虏的国军,关押在西工等地。
另一种是具有一定规模、长期设立的集中营,通常位于各省重要城市,或日军主要驻地。华北方面军驻地北平,第1军驻地太原,第12军驻地济南,华北方面军直属第110师团驻地石家庄,设立了日本在中国最大的四个战俘营,日常关押人数都在5万以上。
这些俘虏大多被送到伪满洲国,从事繁重的劳役。当过伪满抚顺警察局长的柏叶勇说: “自1940年被日军俘虏后,送抚顺煤矿做苦役的中国抗日人员共4万余名”。②此外,使用战俘的地方还有阜新煤矿、辽阳煤矿、本溪煤铁公司、鞍山昭和制钢所等数十处。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每年约有10万战俘,被押至伪满洲国。如此计算,仅被安排在东北做苦工的战俘就有数十万。③
综上,学者何天义的这个判断是可信的:“日军设在中国的集中营有50余个,关押战俘约50万人,加上日军在各地临时设立的俘虏收容所、留置场,足有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④
日军在湖北俘虏的中国抗日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