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尚书青云 于 2010-1-26 17:19 编辑
给人开书单是需要勇气的,现在有这样勇气的人很多,他们一般都是值得称道的大家或名家,当然也有半瓶子醋在那里招摇。网上一查,名家荐书的书单很多。不过即使你果按照他们所开列的书单逐读完,你也成不了大家。大家都是要留一手的,他们的书单有取舍、不完整。开列其中的书他们未必真读,有的书不值得推荐,没开列其中的他们未必没读过也未必不喜欢,只是顾及名誉不好意思公开。这些没有公开的书其实很重要,比如同样伟大的《金瓶梅》就不在他们的书单上,他们都选择《红楼梦》。所以,那些书单我们可用来作为选择书籍的参考,不可全信。其实那些所谓人生必读的书单,你不听,也无所谓,你不读,也死不了。不过这类书还是有点看头的,一般情况下,这类书我不放过。可以从中发现名家的读书情况,知道哪些书大家都在重视,哪些书是冷门,名著司空见惯,倒是那些冷门书更值得关注。
梁文道的《我读》就属于这一类的书,是精装,二百多页,32元,贵,一宿就看完了,感觉不值那么多钱。但这书里提到了张爱玲《小团圆》里的一个细节——一个叫“荀桦”的人入狱,是靠小说的主角九莉跟她的汉奸老公营救出来的,结果救出来之后,有一回她在路上坐车的时候又碰到荀桦,这个人趁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的两只腿。如果把小说当成真实的话,这个“荀桦”应该是柯灵。柯灵当年进日本人的宪兵队就是通过张爱玲和胡兰成营救出狱的,他早在1984年就写过一篇《遥寄张爱玲》,里面说到了出狱的情况,自然不会写到出狱后夹恩人的大腿了。他或许忘记了,或许当时是无意的,但张爱玲没有忘记。《遥寄张爱玲》应该是大陆开放后第一篇介绍张爱玲的文章。三年前,盗墓人假公济私,曾送我一本《柯灵七十年文选》,这篇文章赫然于其中,在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分量。
张爱玲是上海“孤岛”文学绽放的奇葩,绚烂至今。淘书《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册,1985年出版,作序的就是柯灵,但书里没有提到他的杂志《万象》,更没有一点张爱玲的影子。这本回忆录是不全面的,革命的收录了,不革命的一律不要。
周汝昌认为张爱玲是红学天才,她的《红楼梦魇》我读过,如果不是对《红楼梦》体贴入微,这样的书绝对写不出的。不过张爱玲认为《金瓶梅》比《红楼梦》重要,这是我在蒋勋的《孤独六讲》里发现的一句话,蒋勋认为张爱玲的小说的写得“极好”。《孤独六讲》自然是说孤独的,但是里面说到了很多典籍与事实,多次提到了张爱玲。张爱玲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美,是一种苍凉。其实我们也都在孤独中,只是我们通常不自认而已。
《孤独六讲》里提到了外国小说《海浪的记忆》里一句话,“父亲是很低的夕阳了”。我在这句话上停留了下来,停留了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