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原 于 2016-10-22 10:36 编辑
晚上和那人一起去买水果。
今年水果吃得多,尤其是应季的葡萄,差不多每天一大盘。如今葡萄已经过季,但是那人还是对葡萄情有独钟,于是继续去买葡萄。小区附近只有这一家水果摊,一篓葡萄也所剩无多,我说要不算了吧,现在的葡萄真的不好吃了。摊主听见不乐意了,说俺这葡萄是最好的,巨峰,特别甜。那人瞅瞅,说那你还有没有好一点的啊?这些这都掉粒子了。男摊主说,没了,就剩这些。女摊主接着噼里啪啦地说,现在的葡萄哪有不掉粒子的啊,你就是买十块钱一斤的,也一样掉,我给你说,这葡萄都是一串一串往外面拿的,不让挑,这些都不是挑剩下的,你到哪儿也买不到这么便宜这么甜的葡萄……
俺扯扯那人衣袖,小声儿说,嗨,咱走吧……
俺最怕的就是这些王婆了,叽里呱啦一顿就能说的我心烦意乱。可是那人不烦,那人乐呵呵地跟人家理论,说你说谁卖东西会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啊?即使打折的东西,也肯定不是因为质量不好,只是因为老板有急事才甩货的,对吧?男店主就不好意思地边归拢他剩下的那几串葡萄,边摘上面品相不大好的葡萄粒子,女店主则小声嘀咕:本来就是好的嘛……
其实,王婆的行为无可厚非,娃都是自家的好,货都是自家的棒,人家自己是真心这样想的,然后就这样说了,有何不可。
但是有些赵婆钱婆就比王婆聪明一些,他们不直接说自己的东西好,而是拐着弯让你相信他们的东西好,这样效果其实更好一些。比如说有一次我买黄瓜,摊主给我讲他的黄瓜为啥不直溜,说其实要想直溜特别简单,只要打上一种药,过一晚上保证顺顺溜溜的,但是咱不能那么干不是?咱不能坑害顾客。好嘛,人家卖的是良心菜,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看着那些匀称直溜的黄瓜,都难免心生疑惑,不如就买这原汁原味的吧。
还有一种婆,善打情感牌,更加是棋高一着了。有一次碰到个大爷卖倭瓜,我家其实吃倭瓜挺少的,但是看车上的瓜一个个长得挺好看的,就凑过去问价, 这大爷先不忙着推销他那瓜,而是笑呵呵对我说,姑娘,你到里边来看,外边来来往往的车,别碰着你。你听听,首先,人家让你觉得,赚钱是小事,你的安全才是大事;其次呢,人家叫你姑娘,你都老太太了好吧?逢人减岁,我教育了儿子好多年都用不好,看这大爷用的,简直炉火纯青。这心里一暖,一美,瓜是肯定要买的了。
我特别理解王婆,但是我更喜欢赵婆钱婆们,反正以把瓜卖出去为目的,让别人舒服一点,胜算不是也大一点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