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雨聆秋
文/烟雨竹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读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这首诗时,秋雨又萧萧了。晚饭后,我打算到湿地公园的长阆上散步。这是昨夜微信里女儿给我的功课,她在遥远的省城大学里求学,学的又是医学。早先父亲母亲病危在医院,听护士医生们说:学医最辛苦了!我当时便有一阵阵疼痛。我们就一个女儿,信仰女儿要富养的教条,打小就没让女儿受过苦。人家有的,我们基本就会满足她。因而在她身上花的钱不少,她东学西学的课里课外的东西也很多。妻子总想唯一的女儿,要有出息,遇上怎样的校外艺术与辅导类的都让她上了。其实这也还是苦了孩子。
孩子大了,开始教育起老爸来。说什么不准抽烟喝酒啦,要注意锻练身体呀,一个人要爱护自己。等等,让我既感动,又不可奈何。
还是带着隐隐的凄楚酸涩——一个人的错,全家人的寂寞!
我便一个人去向着不远处河岸的公园蹒跚去。雨,还在噼噼拍拍地下着,我打起了一把宽大的雨伞。
一边走,我一边想。徐再思的这首诗,总还是让人油然一种别样的离愁、客思、寂寥和悲伤,恰逢我此时形孤影单、静听夜雨的情景。那种萧瑟、落寞的心情,又上心头。
一刹那,温庭筠那首《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久久地潆绕在我的身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