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行走在彩云之南(6):纳西山寨归来
查看: 4284|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在彩云之南(6):纳西山寨归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1-9 09: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塔希提 于 2016-11-9 18:19 编辑






    位于丽江源的玉水寨,是丽江纳西人古老的寨子。著名的三叠水里,放养着无数金色和黑色的虹鳟鱼。虹鳟鱼也叫三文鱼,这种鱼的鱼片与海里的三文鱼一样,淡红色的鱼肉,可以切片生吃,而且价格远低于海里的三文鱼。在丽江源,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先在洗手池用冰凉的泉水“洗去烦恼”,再到饮水处喝上一瓢甘甜的泉水。这样做不单是遵照纳西人古老的习俗,而且让自己切身感受纳西族的文化。冰凉甘甜的泉水,绝对是在城市里喝不到的味道,因此我们把随身的水壶满满装了一壶,带着路上喝。此刻,天空中悄然地飘落起零散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落在脸上、脖子上,与玉龙雪山下刚刚经历的感受混为一体。

    一位纳西族老人,带着两只硕大的藏獒,给游客当道具拍照,以收取费用。看起来像小狮子一样的黄毛巨型犬类,并不是那么温顺,游客胆子小一些的,怎么也不肯接近藏獒。倒是旁边供游客拍照的牦牛,吸引了很多人。骑在牦牛背上,把自己想象成西部高原的牛仔,也是颇有趣味。我们原本想在边上蹭照,不料却被一只小牦牛怒目相视地冲撞过来,吓得赶紧逃离。

    经过玉水寨的神门,看见牌坊上刻着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十分奇特。牌坊左右,分坐着纳西族的父神母神。看了汉字石碑的介绍才知,牌坊上书写的东巴文则是“玉水寨欢迎您”,以及“父神母神保佑平安”之类的吉祥话语。

    网上搜得: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地纪录典藏。

    团队告别玉水寨后,乘车前往著名的黑龙潭。可眼前的黑龙潭,早已是一片干涸,远不是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美景。见底后的黑龙潭,不但可以行走,潭底还长满野草。这原本是一道极为壮丽的景观,能让玉龙雪山倒映在黑龙潭上,形成无可替代的美景,可惜这样的美景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对环境遭到破坏的叹息。带着遗憾,穿越黑龙潭的小路,大家从北门进入丽江古城。偷懒并且贪婪的导游,非但没有按照约定带我们游历古城,还蛊惑说整个古城只有北门入口处某家的牦牛肉和三文鱼最好最正宗,只要报上他的手机号码,即可打九折,极力推荐着大家购买。

    很多没有经验的游客,都生怕错过正宗的商店,买了几斤原味或酱香牦牛肉。这是我见过的最昂贵的牦牛肉,价格真是不菲,一斤118元,差不多是后来去九寨沟时的一倍。既然纳西的三文鱼很有名气,大家都想品尝一次。三文鱼一般都是一鱼三吃,整条活鱼称重买,每条鱼五斤到七斤不等,70元一斤。由于时间尚早,我们则商议着玩过古城再回头来吃。谁知从北门直奔南门,却跑了一个多小时,那些八卦阵般的街道,让我们这些拖着疲惫步履的游客浑然摸不着头脑,双腿沉重,也无暇顾及周边的街景,只图早点到达客栈。还是我们一起上云杉坪的六位,其中一位是老外,倘若不是他早起设置了手机导航,恐怕我们再走一小时都到不了客栈。我们戏称,在中国的土地上,五个中国人却需要老外引路回家,真是搞笑。

    回到客栈,再也不想重走刚才的路,去吃那导游介绍的阿勒邱三文鱼。想到晚间七点钟还有一场《丽水金沙》歌舞表演,必须在六点半结束晚餐,于是在客栈“胖金哥”的指引下,大家花一元钱乘公交车,到本地人光顾的美食街,在一家很体面的鱼馆里,吃到了我们向往的淡水三文鱼,而且价格便宜一半,也是一鱼三吃,价格远低于古城的任何鱼馆。那晚的三文鱼餐,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一起用餐的有八人,所以点菜时要了一条很大的鱼,称下来六斤多重,除了火锅鱼头鱼骨和椒盐鱼皮外,可供生吃的鱼片,整整摆了三十多盘。这让我们这些不大习惯生吃鱼片的人,好生犯愁,好在老外能吃,独自吃了近十盘,我们则是蘸着芥末尝尝味道,其余的吃不下时,全都在火锅里涮吃了,多少有点“可惜了那美味生鱼片”的感觉。

    美味之余,不由得想起导游极力推荐的阿勒邱三文鱼,心中油然冒出云南“黑导游”的字眼,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云南美景共生,却也从事物的美好性上看,两者形成极大的反差。同时,我们也悟出一个真理:旅游时要品尝当地的美味,一定要去当地人用餐的地方,方有价廉味美、货真价实的收获。

    晚上的活动,以观看《丽水金沙》演出结束。这场演出,集中地表现出云南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特色,其中,位于泸沽湖的摩梭人古老的母系氏族传统,通过阿夏走婚制所表现,以及刚烈的纳西族男女青年,在封建礼教阻止他们倾心相爱时,坚决地选择上玉龙雪山跳崖或上吊而殉情,让我们更多更直观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1-9 10:29 |只看该作者
白色那个,是狮子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9 10:39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去丽江一定去玉水寨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9 10:44 |只看该作者
在丽江源,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先在洗手池用冰凉的泉水“洗去烦恼”,再到饮水处喝上一瓢甘甜的泉水。这样做不单是遵照纳西人古老的习俗,而且让自己切身感受纳西族的文化。
===================
入乡随俗,是起码的礼貌。而且唯有这样,才能更贴近某种底蕴,身心投入虔诚~~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9 10:51 |只看该作者
此刻,天空中悄然地飘落起零散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落在脸上、脖子上,与玉龙雪山下刚刚经历的感受混为一体。
===========
我记得你说,是中秋去的。怎么就落雪了?玉水寨的海拔很高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9 11:05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像小狮子一样的黄毛巨型犬类,并不是那么温顺,游客胆子小一些的,怎么也不肯接近藏獒。
=============
藏獒,狼狗,从来没有人用温顺形容,哈。这种大型猛犬,极具攻击性,远离为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9 11:08 |只看该作者
倒是旁边供游客拍照的牦牛,吸引了很多人。骑在牦牛背上,把自己想象成西部高原的牛仔,也是颇有趣味。
==========
我喜欢看牦牛自由散养在草场。论及骑的话,我还是喜欢马,策马奔驰,多好的感觉啊!两次去丽江,茶马古道,我都是骑马来着,就是人家老怕我摔着,一直不许我跑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1-9 11:40 |只看该作者
网上搜得: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地纪录典藏。
==================
我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里,曾看见过专门介绍这种文字的。很多文化古老而神奇,让人惊叹其形成。只是濒临绝灭,无力抢救,总不免让人扼腕~~~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1-9 11:41 |只看该作者
见底后的黑龙潭,不但可以行走,潭底还长满野草。这原本是一道极为壮丽的景观,能让玉龙雪山倒映在黑龙潭上,形成无可替代的美景,可惜这样的美景已经消失,
=========
汗哒哒。我去的时候,还碧波荡漾的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1-9 11:44 |只看该作者
偷懒并且贪婪的导游,非但没有按照约定带我们游历古城,还蛊惑说整个古城只有北门入口处某家的牦牛肉和三文鱼最好最正宗,只要报上他的手机号码,即可打九折,极力推荐着大家购买。
===========
我们那次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把导游给丢了,让他自个儿玩去。在悠闲的时光下,我们不需要聒噪的导游,就自己沿着街道随意行走。其实也就三条正街,几条小横街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1-9 11:46 |只看该作者
还是我们一起上云杉坪的六位,其中一位是老外,倘若不是他早起设置了手机导航,恐怕我们再走一小时都到不了客栈。我们戏称,在中国的土地上,五个中国人却需要老外引路回家,真是搞笑。
=============
上次听你说起过,把我也乐得不行,哈。我是进入古城区,就买了地图的,也不贵,2块钱。这也是我出游习惯的,抱着地图不求人,悠哉悠哉逛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1-9 13:2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0:29
白色那个,是狮子吗?

不记得了,好像是牛。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1-9 13:28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11-9 10:39
有机会去丽江一定去玉水寨看看。

如果去丽江,确实值得看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1-9 13:2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0:44
在丽江源,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先在洗手池用冰凉的泉水“洗去烦恼”,再到饮水处喝上一瓢甘甜的泉水。这样 ...

对,我喜欢入乡随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1-9 13:3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0:51
此刻,天空中悄然地飘落起零散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落在脸上、脖子上,与玉龙雪山下刚刚经历的感受混为一体。 ...

落雪与中秋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当地的温度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1-9 13:3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0:51
此刻,天空中悄然地飘落起零散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落在脸上、脖子上,与玉龙雪山下刚刚经历的感受混为一体。 ...

海拔自然不会低,因为近玉龙雪山,那里的海拔一般都会在3000米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1-9 13:3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05
看起来像小狮子一样的黄毛巨型犬类,并不是那么温顺,游客胆子小一些的,怎么也不肯接近藏獒。
========== ...

原以为专门给游客拍照的会温顺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1-9 13:3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08
倒是旁边供游客拍照的牦牛,吸引了很多人。骑在牦牛背上,把自己想象成西部高原的牛仔,也是颇有趣味。
== ...

骑马还是骑牛,或是骑猪,都各有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11-9 13:3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40
网上搜得: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 ...

若是就此灭绝,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惜。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11-9 13:3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41
见底后的黑龙潭,不但可以行走,潭底还长满野草。这原本是一道极为壮丽的景观,能让玉龙雪山倒映在黑龙潭上 ...

在图片里看到过,原以为我们去时也会是一汪碧波。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11-9 13:3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44
偷懒并且贪婪的导游,非但没有按照约定带我们游历古城,还蛊惑说整个古城只有北门入口处某家的牦牛肉和三文 ...

现在我们都是自由行,再也不需要这样的导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1-9 13:3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1-9 11:46
还是我们一起上云杉坪的六位,其中一位是老外,倘若不是他早起设置了手机导航,恐怕我们再走一小时都到不了 ...

转晕了,连卖地图的在哪儿都不知道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1-9 16:46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27
不记得了,好像是牛。

嗯。又仔细看看。确实是牛。嘴巴,鼻子那里。还有一个特征,先前被我看漏了,它有一对角。这是牦牛里比较难得的白色品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1-9 16:47 |只看该作者
牌坊左右,分坐着纳西族的神父神母。
——
牌坊和神父,神母,显然都还在塔塔电脑的图片文件里。。。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1-9 16:50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29
对,我喜欢入乡随俗。

这是应该的。有时候,也是不由自主的。某种气氛感染吧。就像我去西藏,几乎每个寺庙都会给零钞一样——大家伙儿都这么做,何不遵守某种约定俗成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11-9 16:53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32
原以为专门给游客拍照的会温顺些。

那当然不可能的。猛犬类的家伙,只对主人忠诚,都谈不上温顺。尤其是藏獒,基本而言,终生只认一个主人,对待外人基本是凶残暴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11-9 16:55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33
骑马还是骑牛,或是骑猪,都各有味道。

倒也是。哈哈。各有各的选择和喜好。我自己偏爱那种策马扬鞭的感觉,仅限于个人风格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11-9 17:30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31
海拔自然不会低,因为近玉龙雪山,那里的海拔一般都会在3000米吧。

怪不得呢。我说怎么那个季节还飘雪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11-9 17:31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34
若是就此灭绝,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惜。

嗯。确实可惜。但是,甲骨文不也没有人用了么?有些更迭在所难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11-9 17:34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1-9 13:36
现在我们都是自由行,再也不需要这样的导游了。

自由行,若是提前研究各地特色,再深入民情,了解民俗,其实比导游解说更精细。有些不敬业的导游,有着极度的职业倦态感,就是依葫芦画瓢,把某些套话空话重复很多遍。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信,或者不虔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