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的入门标准(原创水浒随笔)
文/楚才
网友“我看热闹来了”在我上篇的《土匪潜规则之能者效用》跟帖里说“你怎么不去当土匪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个人的选择也会不同的。当今时代,做土匪是个偏门职业,就是有也是极难生存的。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投入产出。而在大宋天朝,做土匪却是个热门行当。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土匪的。富家子弟九纹龙史进当初和少华山的土匪交好,毕竟少年气盛,不愿当土匪,即便家园尽毁之后。史进和朱武他们说:“虽是你们的好情分,只是我今去意难留。我若寻得师父,也要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可见北宋的上上之选仍然是讨个出身,而寻能得半世快乐。
但残酷的现实让史进小哥翻了很多跟头。一路寻找,一路无果。到后来,《水浒传》第五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官寺”直接让九纹龙独自一人做了强盗。生活逼迫环境改变是可以让一个人的价值观有翻天覆地变化的。
探讨土匪的入门标准,其实也不简单。史进是个好例子,说明好筋骨好武功是必备之选。当土匪不是人生志向,有志向的都是当官发财,有黄金屋有颜如玉。选择做土匪是在人生失意走投无路,在没有任何求助方式之后的一个选项。我这里说的翦径强盗土匪都是同一个意思。
其实没有低保的北宋年代哀鸿遍野,生存尤其不易。史书上说的那些都市繁华人口富庶谈的都是片面之词。太多人成为土匪,这里只能说明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因为当土匪是有很高风险的事业,一旦涉足,生死茫茫。或许只有遇到了比死还难受的事情时候才忘乎所以选择当强盗。史进是运气好,碰到个熟人花和尚,要是碰个别的高手,不然怎么死的还不知道。
想入伙当土匪,非得有人介绍不可。即便有人介绍也要有投名状来表忠心。林冲有柴大官人的推荐信仍然不好使,说明土匪窝里的规矩很多,其所顾忌的有很多客观理由,不单纯是王伦的心胸狭窄。所以说土匪窝不是政治避难所,它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规律,入伙的条件和要求一切为了山寨的生存考量。可见光有武功好未必就能入伙。说句题外话,要是真的王伦狠一点,拒绝林冲入伙,可能梁山的基业还长久一点,虽然规模小点,但稳步稳定缓慢发展,或许朝廷还真没办法。
和先秦的门客相比,做土匪更难。门客同样要求有本事,但有些门客可以混吃混喝,而土匪不可以。土匪是要在刀尖上舔血。单个土匪和小股土匪一般都不和政府直接对抗,抢劫财物以私人为主。像晁盖抢生辰纲是个特例,是悍匪想做大事业,必须先声夺人。
其实社会上有更多的土匪行径只是当初没有土匪的表象。这个就是社会的深层悲哀了。所谓施恩义夺快活林一节,说的乃是地痞土豪之间争夺地盘而产生的血拼事件。为了个人私利,巧取豪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施恩本算官二代,行为方式不是走法律途径,而是以土匪方式解决个人恩怨。官匪一家不是虚言。
像高俅那样的人,本身是地痞流氓,真适合去当土匪的。但偏偏命运让他做了政府高官。高官和土匪这两种职业看来只是一线之隔,一念之差而已。人间事,世间情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真相在水浒书中有着惊人的揭露。
当官容易还是做匪容易,从高俅的经历看,还是当官容易点。只是要机遇和运气,个人努力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偏门玩乐。社会烂透之后,官员和匪徒就是一体了。官员身上的匪气不输真正土匪,土匪的体系和排位甚至内斗也更像官场了。
回到原题,我做不了土匪啊。没武功,没门路,更没狠心,即便真的社会逼迫我走投无路,现代社会还是当不了土匪,唯有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早死早超度而已。
2016.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