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榆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6-15 07: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7-6-15 20:19 编辑


榆钱

  这次回到故乡正是榆钱盛开的时节。榆钱这宝贝(我心里是这样认为的)在故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困为榆树这种植物在故乡是能就地生长。田野里,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几乎都有榆树存在。而这些榆树大都是在“无心插榆”的状况自然长出。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一方水土不但要养一方人,还一定要养很多树。

  故乡的土地至今不能用肥沃来形容,只能用贫瘠来概括。好在榆树就是一种不嫌贫瘠,不攀肥沃的高洁之树,所以故乡就有了这么多的榆树,也就有了这么多榆钱。在困难的时候它一挺身,成了故乡人其中的一根救命的稻草。

  “榆钱”好像是因为它酷似古人用的钱串子而得名,不知为什么,我却怎样也联想不到这上。现在才知道我这个人缺乏联想的功能,所以到如今还是个庸人。这大概也是我始终是个穷鬼的原因吧。还有人说吃了“榆钱”的人就会有余钱。然而在那困难的岁月里,我和我的故乡人是既见过太多的“榆钱”,也是吃过了不少的榆钱的。只是因此而摆脱穷困的人几乎为零。要不然,这榆钱早被贪心的世人吃光灭绝了!

  今年的榆钱在我的眼中好像分外的丰收,我所见到的榆树上,不论大树小树,只要能结榆钱的都是一串串一嘟噜一嘟噜,肥硕得让人顿生欢喜之意,翠绿得让人心生愉悦之情。而更让我感慨的是这样肥美的东西现如今却能完好地挂在树上无人问津。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榆钱的岁月。

  在我记事的年月,每年到了榆钱刚刚能吃的时候,故乡的人们就会把目光锁定在它身上,个个像猎人一样盯紧了它。因为它是一种能解除饥饿的“宝贝”。因为和杨树叶与别的能吃的树皮相比,榆钱是更好的美食。在百度上我看到榆钱诸多营养和药用,还有各种做法,好像吃了很是受用(不过这要掺杂许多好的东西才行)。而我这里说的吃榆钱既不是为了当药用,更不是为了增加什么营养。只是为了生存的需求,让肚子不饿得咕咕直叫,解决的是人最低的生理要求。我清楚的记得,我和自家兄妹去采摘它的情形。我们对它可是都做到了“狼吞虎咽”的程度。在我们吃饱了之后才会把它运回家,然后再把它摘下来,母亲会把它和家中少有的小米对在一起做出一锅“香喷喷”的榆钱粥。当然现在我才明白,之所以说它“香喷喷”是那时候总是吃不饱肚子的缘故。今天没人再采摘它,原因大概是它是香不过现有的食物了。就是有人去摘一点吃也是为了尝尝“鲜”了。

  在那糖菜半年粮的岁月里,榆树是做了很大贡献的,就是榆树皮也是我们的宝物。在我的记忆里全村人争剥榆树皮的一幕仍历历在目,它成了一个终身不能忘记的画面,总在我的眼前回放着。我清楚地记得,哪是一年要盖“供销社”,当然就需要好多木材,榆树就成了当时的主要材料,而树皮是必须剥掉的,所以就允许村民去剥榆树皮,这对于村里人可是天大好事。于是呼朋唤友全村能出动的人都出动了,叮叮当当是斧锤的敲打声,呼儿唤夫是人们急促的催促声。因为这榆树皮掺点粮食也能让孩子们不再喊饿,母亲不再无饮可做。现在想起这些和今天相比真是恍若隔世。和现在的孩子们说起像天方夜谭,女儿听了就出微笑状,满腹狐疑地问:真的吗?她不会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存在过。

  在我心中,今天的生活和那时相比真是万分幸福,(也许是我OUT,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只是有的人不能感受的到而已,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此要停止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次我又吃了杨树叶,也吃了榆钱,它们还是很香的。只是和过去的吃法不同了。

  回想往事让人感慨万端,经过过苦难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它使人懂得了什么东西应该珍惜,什么东西不能浪费。而母亲就是在哪个年月中,因为为了争点能让孩子们充饥的食物而没有坐好月子,这才落了一身到今天仍难以根治的病痛。这也是她至今不肯浪费一粒粮食的原因所在。

  榆树因为能结出“榆钱”被有的人称为“摇钱树”。虽然它没为我摇出什么钱来,但它还是帮我和很多人度过了饥饿的难关,所以我永远对它心存感激之情。宋代大文人欧阳修曾有过:“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从诗句中可看出他是没有用榆钱充过饥的,却说明那时的榆钱就美的能引起人的诗兴了。

  愿我们的后代对于榆钱来说,永远只把它用来当作风景,或尝鲜或做药用,不再用它来充饥……

2017-5-13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1

沙发
发表于 2017-6-15 07:54 |只看该作者
好文!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6-15 12:04 |只看该作者
有追思,也有展望。语言由心而出,似唠家常,却总能有亮点穿插其间。山峰的文,质朴天然,可以回味。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6-15 13:04 |只看该作者
这写得……还是吃在下啊,赶紧跑——-——

生活好了可不准再吃俺了,切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6-15 17:04 |只看该作者
惭愧,我还不认识榆钱。忆苦思甜甜更甜。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6-15 20:22 |只看该作者

谢鼓励!我会把“自知之明”牢记在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6-15 20:23 |只看该作者
曾经千里多饿殍,幸有榆钱现人烟。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6-15 20:30 |只看该作者
晏晏 发表于 2017-6-15 12:04
有追思,也有展望。语言由心而出,似唠家常,却总能有亮点穿插其间。山峰的文,质朴天然,可以回味。{:1_17 ...

夸得我有点飘飘然,我这得经常去过过枰,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份鼓励还是要满满地收下。谢过!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6-15 20:39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我的哥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6-15 20:41 |只看该作者
榆钱漫天 发表于 2017-6-15 13:04
这写得……还是吃在下啊,赶紧跑——-——

生活好了可不准再吃俺了,切记!

榆钱漫天,不知啥年,要想免灾,祈祷千遍,千遍不够,还有万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6-15 20:45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7-6-15 17:04
惭愧,我还不认识榆钱。忆苦思甜甜更甜。

噫,老远老远的南方人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6-15 20:4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7-6-15 20:23
曾经千里多饿殍,幸有榆钱现人烟。

宋兄久违了!谢多提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6-15 20:51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7-6-15 20:39
说得好,我的哥

相见恨晚,多多交流为盼!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6-15 21:13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17-6-15 20:49
宋兄久违了!谢多提携!


哪里话,牛兄的文字功底深厚,别具风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