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是三国时期著名魏国诗人曹植的名篇。曹植,字子健,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的第三子。
曹操死后,作者曹植亲哥哥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逐个打压,夺了曹章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此时剩下老三,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刑大法,曹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煮豆持做羹,漉菽以为汁。萁在斧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言简意赅,运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明畅。用同根的“萁”和“豆”来形容同胞骨肉的哥哥来残害弟弟。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面临帝王之争时,争夺财务,互相残杀从古到今屡见不鲜。
诗中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间的残害,足以看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斗争和诗人艰难的处境。其中“泣”字灼热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处和悲愤。“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做柴火,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样接受阳光雨露,一起长大同根而生的豆子。诗人寓意之妙,用语之巧,此比喻巧妙贴切地暗示哥哥对弟弟的残害不顾同根之情,有为天理。字字扎心,句句动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常被用来批评不顾手足之情而骨肉相残的行为.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煎熬我呢?!
全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兄弟的残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此诗与文帝登基前风格大相径庭.之前是文采斐然,日月同辉;之后,大多抑郁忧伤,灰暗着色.
此诗虽有质疑,其真伪性,题材可以限于小说,但曹植确是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奠基人,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地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