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六星两场戏
一、小年这场戏
原谅我净讲大实话:六星的过往中我只点开过一个音频,就是烟总最著名的那首,因为当时流传太广、有人动员我听;我不点网友唱歌的贴子并非对网友不尊重,我觉得录歌本身就是自娱自乐的东西,和唱KTV一样,我不唱、就没办法去交流。我去评论、人家就说“你若评论就先唱一段罢!”我就没话了。
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开小年这场戏的音频的,我怕尴尬,我看人家表演总为人家担心,如果谁的表演自己兜不住,我会尴尬;我就这么担心着听下来,最后听完了。
哎咦,没有呢,没有尴尬呢,就这样流利的听完了,听到中途和最后,我甚至有点感动,有点要流泪的感觉,央视春晚那么煽情、我都没流泪,小论坛的小戏能让我流泪?我想是这里的一些人我熟悉罢,熟悉就觉得他们不容易。
我想给这台戏加分的,是天津话罢,多数主演们的天津话说得哏儿,这就弥补了说话不标准的不足,还有了地方特色,听着生动有趣不紧张,戏中有其他人说话不标准或跑了调儿,我都疑心他们是在说天津话,有了天津这一俊,真就再无一丑儿了。
还有一个给这台戏大加分的,就是剪接制作,我都疑心这里面有专业干这行当的,我能听出来这些剪接之精心,我能想像制作起来之费劲,真不容易,当我听到演员唱的念的稍微跑调并传出剪进去的笑场声时,我也会心的笑了,腻害,你们能以神奇为神奇,你们能化腐朽为神奇,你们创造了神奇。
剧情我就不讲了,挂在版上好多天了,演出来了就是好家伙。各位的表演还用我一一赞扬吗?不用了罢,卖力了就好。如果允许我以个人的口味来挑一个喜欢的段落,我选结尾那段开封有个包青天,词改得好、唱得也好。
二、戏外之戏
酱油写这个脚本时,因为是模仿贺岁春晚,所以当然是喜剧;大家知道喜剧无正角儿,都是一些插科打浑的角色,也不乏讽刺挖苦,为了剧情搞笑,为大家哈哈一乐嘛,过节需要这个。
脚本出来以后,一些人在积极准备了,有的在试唱,有的在做音频贴子等等,不一而足。
但在论坛上,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有的是提出自己不参与演出,有的是要求修改与己相关的剧情片段,有的要求删除与己相关的剧情片段,有的是威胁如不删某片段就绝交,有的是威胁如谁代演自己就情尽,有的是威胁如演自己就自杀,等等,等等。
因为演戏这事儿是商量着来的,不像掐架骂你多难听的话都得受着,所以可能是认为争取和保护自己尊严的时候到了,那就为了尊严而奋斗呗,干嘛为了你们一乐儿,拿我寻开心?这样,局面就有点僵。
这就是戏外之戏,戏外之戏的演出早已经开始了,而且戏外之戏演出比较真实,大家都在毫不怯场的演出本真的自己,是一部活生生的生活剧。
我有幸看到了戏外之戏的全过程,那些情节触动着我的价值观,所以有时更让我动容、更让我刻骨铭心。
*
今天小年了,两场大戏都看完了。传统上我们都要吃灶糖,我们都要把嘴巴吃得甜甜的,我们品味我们的快乐,品味我们的香甜,把所有的不快乐都抛到九霄云外去;我们用欢乐甜美的话语恭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