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个敌手切磋武艺,男儿血腥涌出大脑,一方发战书,被挑衅者接还是怂?
男人,大都属虎,你让他焉巴下去,逃离战场或借口溜之大吉,套用一句不屑一顾的说法,他深夜买醉都会恨自己窝囊,于是乎,一系列的纷争上演,时间地点,见证人。签字画押,死伤概不负责,医药费自费。
月黑风高之夜,打架会惊动鬼神,还是选个月白晴朗时,小酒馆来两壶老白干,不能真醉,醉眼朦胧怎么辨别对手是谁,你要酒微醺,壮壮胆子,家伙是不能操持的,最多拳头下去,给他个封眼锤找不到北。
以上我说的是莽汉打架,没有个章法纯属乱揍一气。真正的高手过招,敌不动我不动,你提剑我运气,你脚步生风,他挥一挥手衣袖不带走云彩,带走敌人的半截手臂。看官认为太血腥,太残忍。这只是江湖最轻打发,伤你不累及性命,饶你一命吸取教训,莫再犯我。这种约架目的有警告成份,胜者存在仁义之心,不轻易夺取敌人性命,给他生存机会。
武侠小说剧情中,很多片段狗血,赢者放下恩怨,敌人从后背刺穿,于是又乎,我们局外人看的只拍大腿,男一号倒在血泊中,画风蓦然转变,仇恨就比开始拉长,小说开始进入血仇阶段。
至于结局,后人历经多少磨难,终于大仇得报,我们暂且放在一边,继续探讨约架的方式。
文人约架就是另一种风格,他们会摇动折扇,那把扇子四季随身携带,也不理会今天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总之,要把风雅膜拜到底。然后正儿八经约个茶楼或者书院,比拼诗词歌赋,治国安邦之策,要不然,选个德高望重的太傅一类的人物,出题限时完成,此类游戏没多少新意,我都看腻歪了呀,场外看热闹的人,直着脖子吆喝,辩论赛。瞬间吐沫星子乱飞,文人雅士们顷刻间换了形象,他骂伪娘,那边来句娘炮。
那神态,就差掐腰来一句,哼。
武将与秀才打架,各有千秋,我推崇前者,理由很简单,闺蜜总结我的内心,有暴力小兽叫嚷。笑谈而已,拳头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事,三两拳揍下去,再相见还有成为知己的可能,古人云:不打不相识。如果动用了计谋,对我用手段的人,余生我都请她离开我的地盘,再重逢:对不起,你谁?我跟你不熟!
皮肉伤不算什么,心灵的伤口疼,得几个春秋用多少止疼药都不管用。
现如今,打斗要棋逢对手,有畅快淋漓酣畅之感觉,活动筋骨精神头来了,总是死趴趴的,似那暮年老者颤颤巍巍,你让他约架成何体统?从某种意义来说,斗争需要激情。打的不是架,是男人的血气方刚。
勇士们,拿起你的武器带上红颜的崇拜,向前进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