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22 13:18 编辑
老虎与小鱼是六星新来的版友,因一篇《不知我者问我足球》而驻留杂谈。
她介绍我进了一个QQ群,群里经常讨论文学艺术方面的话题。老虎与小鱼组织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其中一个话题就是,禅茶一味。
——是为题记,时值仲夏,醉笑临窗饮茶,窗外荷塘,波光粼粼,荷叶田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不华丽,也分割====================
我刚到这个学校工作的时候,一个同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图,是她刚买的一个茶台,上面刻有几行字,字迹潦草难辨。问谁认识这上面的字?
(当年朋友圈上那副图)
哥翻来覆去辨认半天,终于看出是赵朴初的一首《吟茶诗》:
阅尽几多兴废,七碗风流未坠。
又有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
我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知道“禅茶一味”一词。
何谓禅茶?未做探究,只知道“禅茶一味”说的就是喝茶与修禅是同一个道理。
但我既不懂禅,亦不懂茶。
茶于我,就是来解渴的,当然也能提神,我经常在晚饭后,泡一壶铁观音,或茉莉花茶,有时是正山小种,边喝茶边上论坛。
然后就睡不好觉。一夜风飘。
如果一定要说说茶中的道理,我就说上几句,都是从别处读来的,读到之后有所感悟。
第一,喝茶的动作,不过就是拿起,放下。
生活也是一样,该拿起的,你要拿得起来。你得有一项技能,一份担当,拿起生活。
你只能去拿属于你的那一份,和你能拿得起来的那一份。
喝茶只需一个杯子,你不能同时或者反复拿起两个杯子喝茶,不要动别人的杯子。
该放下的时候,你得能放得下,万事不可强求。失去的东西,不能强留。
一杯茶饮尽了,你还不放下,端个空杯不放手,便是“空悲”。
第二,杯中的茶,就是你眼中的世界。
我师父玉玲珑曾经告诉我:所有的烦恼,都来自自己的内心。
佛印与苏东坡论佛:心中有佛,世人皆佛。心中有屎,遍地皆屎。
心中有渣呢,嗯哼?
杯子就是我们的内心,茶就是我们的生活际遇。杯中装了什么,喝到的就是什么。
你心里有什么,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第三,喝茶的过程,就是空、满、空、再满、再空。
要喝茶,杯子必须先是空的。所谓“虚怀”,装了东西的杯子喝不了茶。
喝到最后,杯子还是空的。
我是谁谁谁,我曾经如何如何,我会什么什么,我要怎样怎样。
这都是执念,所有烦恼皆由此而来。
穷到要饭时,你不会在意别人的鄙视和呵斥,吃饱就行。等你富可敌国,就不一样了:你说谁?你瞅啥?
放空自己,烦恼自然消失。
现代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空杯心态”,说一个人想要成长,就必须放下执念,当自己是一个空杯。
又:而现今流行的提法是“禅茶一味”,禅茶文化。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却是:“茶禅一味”。
禅茶,茶禅,词义略有小异。今不做辨析。不然就是执念了。
谨以此文,致谢老虎与小鱼版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