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3500年以前,在远东辽阔的大地上突然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这是即新石器时代的巅峰龙山文化之后,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他标志着远东的人类已经进入了文明的曙光。
这个远东青铜文明有两个分支,其一在北纬35°线附近,从渭河流域沿着黄河向东,一直进入到了胶西地区,可以成为殷商文明。第二条青铜文明带大约在北纬40°线附近,从甘肃、宁夏北部、鄂尔多斯地区、陕北、晋北、冀北燕山地区,内蒙东部一直绵延到辽西。大致是在后来的长城沿线,这恰恰是后来的农牧分野带。这个青铜文明,就是古鄂尔多斯青铜文明。
这说明了在3500年以前,古中国出现了两个远远超越了时代的超级文明。南部黄河文明很好理解,因为那恰恰就是中国古籍记载的殷商时期。在这个文明中,已经产生了文字系统——甲骨文,这是现代汉字的源头,其中一半以上是可以辨识的。文字和青铜证明了殷商时代的存在,加上庞大的城市乡村遗址的出土,文明的三特征已经具备了。
但是在北纬40°线的这条超级文明带,也就是考古意义上的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却没有文字流传下来,这使我们解读曾经的草原青铜文明变得十分困难。最大的疑问是,这个草原文明和后来的第一个草原帝国匈奴是什么关系?
流行于古中国典籍的说法是,匈奴,是大禹的子孙,也就是夏后氏苗裔。但是恐怕大部分阿尔泰语系的民族不会承认这一点,这和他们的认识截然不同。至少从语言上,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差别太大了,很难相信汉匈同源。而且从人种上来看,匈奴王族是白种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怎么可能是夏后氏子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