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起男人的美,多用英俊、英武来表达。其实,英的本意,就是花的意思,但英俊,并不是说这个男人长得像花一样好看,是个花美男,而是说,他的模样像极了某个英雄。
英雄,顾名思义,就是戴花的雄性。据说,这个花,在这里有双重含义。第一种花,是实指各种好看的野花,是说古人打仗,得胜归来的男人,被女人们送上各种花环,戴在头上,或者脖子上,以示庆祝。另一种花,是丹花,是个比喻,是说干仗归来的男人满头血包,挂了彩,像一朵行走的红花——这个场景就悲壮的多。女人们为了缓和这种凄怆的气氛,把各种花戴到男人的身上,来遮盖他们呼呼冒血的洞,叫他们“花之男人”,并发誓爱他们。这些戴花的男人,被雅人写入书里,就是“英雄”。
女人们爱英雄,是一种进化本能,因为没有亲自戴上花的男人,都被淘汰在了战场上。我国古时的重阳节,有老者簪花的传统,其中的寓意,无非也是表达自己还是个老英雄,女人们没有不爱的道理。
所以,英,表达男人之美,众所周知。但还有个“都”字,夸的也是男人的相貌,却少有人知。
起初,读《史记》,说司马相如“闲雅甚都”,我便猜这个“都”字,到底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后来,吟到李清照“风韵雍容未甚都”之句,更是笃定了“都”字表达的美,是大过于闲雅和雍容的。但对于用“都”来表达美的渊源,却不曾深究。直到读到《左传》的公孙子都,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都”字衍生出的美,全都来自于这个暗箭伤人的家伙。
姬阏,是郑桓公的孙子之一,所以也叫公孙阏,字子都。公孙子都是郑庄公姬寐生的堂弟,长得魁伟俊美,英气逼人,更从小习得一身武艺,身手矫健,力大无穷。
公孙子都是春秋第一美男,孟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在孟子这么说之后的千百年里,街上说书唱戏的瞎子,提起子都,都夸俊美,比正常人夸得都狠,用以显示自己是个不同凡响的盲者,是个瞽中有目之人。
子都俊美之名,不但郑人皆知,还蜚声于大小诸侯。周朝女子,但闻子都,无不疯狂如醉,抛却平日端庄,一任痴涎四流,大有而今脑残粉之象。据说,子都每每走过街市,追星的女子都会拥堆如云,这些云,不但风来风去,还会降下一场口水,涛涛如三月春霖,鱼味十足。
子都以美貌征服了天下女子,还想以勇武傲笑天下男子,所以每次随郑庄公出征,他都一马当先,争创头功。可惜的是,郑庄公身旁还有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颍考叔。颍考叔出身虽然平常,但孝顺忠义,晓理明事,以“掘黄泉”之计出道,成为姬寤生的心腹。此外,颍考叔同样武功高强,力气还在公孙阏之上,这让公孙阏很是嫉妒。
郑庄公有一面号称“蝥弧”的大旗,上书“替天伐逆”四个大字,以便告诉世人,他每次的征伐,都是因为对方触犯了天颜,打他也是周天子的意思。这个旗号打了几十年,直到周天子纠集诸侯来打他时,他才把旗收起来。这面大旗丈长丈宽,用铜杆撑着,几百斤重,很少人能拿得起,挥得动,平时也只是插在主帅的大车上。
郑庄公整兵伐许,悬赏能舞得动大旗的人,以便攻下许城时,可以在城头上挥舞示胜。颍考叔和公孙阏皆想出这个风头,同去争车,颍考叔快一步拔下大旗,公孙阏大怒,持戟干他。颍考叔便带着大旗骑上马逃跑,子都在后面不依不饶的追赶,追了几十里,才在郑庄公的劝诫下讲和。攻城开始,颍考叔英勇非常,左冲右突,很快就到了城下,然后扛起旗一跃而上,立在了城头上,挥舞着大旗,朝城中的守卒,大声说,郑君已登城,尔等速速投降。城下的公孙阏,看到城上挥旗的颍考叔,忽然妒火中烧,拔箭便射,正中颍考叔的后心,一箭毙命。
攻下许城后,郑庄公为颍考叔举行大葬,发现是背后中箭,便怀疑是自己人干的,于是便要求祭祀的巫师想办法找出凶手。巫师给一只公鸡施了魔法,让所有人依次与公鸡对视,说如果是凶手,公鸡便会打鸣。快轮到公孙子都时,他忽然崩溃,下跪大哭,承认自己是凶手,并举剑自刎了。
公孙子都的死,伤透了天下女子的心,一些死忠粉,甚至赶到郑国的子都坟前,要给偶像殉葬。看守坟墓的老人,不忍看这么多花季少女就此陨落,便说些子都的坏话,来把那些痴人全走。比如会说子都是个滥情之人,睡了不计其数的少女老妪;比如会说子都是个道德败坏的人,让无数的寡妇怀孕,又逼迫她们堕胎;还比如会说子都有龙阳之好,坑骗了不少娈童雪叟的感情...诸如此类,总有一条可以引起殉葬粉丝的世界观崩塌,含恨带骂地离开,从此不再会为男人流泪寻死。
只有一个来自卫国的女子,野史称其为“卫娥”,磨破了守坟老者练了一甲子的嘴皮子,甚至老者最后都被自己编的腌臜事迹恶心走了,都没有劝动她。她说,她要追寻的这个男人,不是人间俗物,是龙神虎圣,龙性好淫,能生九子,滥个情又算什么,虎性无惧,更无惧这人间的虚德假义,她的子都,是超越兽性和人性的王,不受任何定义的束缚。
卫娥终究成了唯一一个殉葬子都的女子。有人说,她是死于一种虚荣;也有人说,她是死于一种信仰。但在我看来,这些人说的,都是一种对自我的束缚罢了,之于卫娥,不过也是一群无目者的盲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