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一些词汇,有独属于它们的时代~
查看: 1356|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词汇,有独属于它们的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6-15 18: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昨儿聊及“中专”话题,一个有时代烙印的名词。

  不觉想起来,还有同期烙印的其他词汇。比如:内招。再如接班。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就不用费心劳神解释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有些人投胎投好了,赢在了人生的起点。

  关于“内招”,多是事业单位的内部话题。举行一场象征性的面试,因为都是职工子女——且是读书困难户,谁会不留几分情面啊?若无太奇葩的存在,十有八九便录取了。

  先从临时工或勤杂工起步(以学校为例,分职工、教师两个序列),再找机会慢慢晋升。就算无法考入事业编制内的较高等级,职工的铁饭碗好歹算是端稳了——用当时的行话叫:国家的饭碗,哪怕端半边,也是可观的。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初始的一步。“敲门砖”知道不?有些人端着刀头,却苦于找不到庙门,着急不着急?人家却是拼爹轻松踏入。要知道,“工人”这个代表身份的词,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存在。

  我所在的教育系统,这个“内招”政策,确实实施了很久。就我所知,从我读初中开始,到高中,都有陆续接触到。我有女友通过这个途径踏入,后来也发展得很好:比我还早评上高级教师。

  对很多教职工来说,也算解了后顾之忧,或者说燃眉之急——毕竟不是谁家的孩子都能通过正规途径考上。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集体观念便也形成了吧?感觉那个时代的人,真的,对“组织”这个概念,迷之则信。好像确认是“有组织”的人,内心便有了着落,有了依托,变得踏实轻松起来。

  目前为止,我单位还有“内招”而来的人员。只不过有人考取了资格证,正式进入了教师序列。也有人还在工人序列,但负责后勤工作,也算编制内的。

  关于“接班”,多是企业范畴。职工子女顶替父母职位(也有顶单位空缺的),直接上岗。这种也是相对的,企业和员工之间,信息是对称的,彼此知根知底,用人风险较小,效率也相对较高。

  有父母为了抓住机遇,甚至有提前退休,让孩子能够尽快入厂的。毕竟在那个年代里,“工人”这个词,比“农民”的阶层高了许多。

  那一年,我读初三。班上来了个复读生,男的,姓伍。来不及熟悉,便又退学了,说是打算“接班”——遗憾,就在这里发生。他太着急了!

  他父亲在本地一家瓷碗厂,正着手办理退休手续,但,并不是立马就能换人的。这个等待的空档期,姓伍的男孩志得意满,以为工作再无可忧,便跟社会小混混浪荡去了。悲剧,就此埋下伏笔。这,大概便是所谓:乐极生悲。

  某一次,两派小混混相爱相杀,忽而起了肢体冲突。他被人伤到了筋脉,脖子扭曲了些位置,无法再回归正常状态。直接后果是:厂方不再录用。再后来的后果是:他,走了绝路!

  再后来,许是他的离世,空下来一个名额。我的另一个同学(也是父亲在瓷碗厂的),初中毕业后,“接班”进了厂,当了所谓工人。让人不免喟叹,时移世易,谁又记得谁?

  最具讽刺效果的是,接班的这哥们儿进厂没多久,厂子就越来越不景气了。我

  曾去过他的工作间——环境条件很不好,泥坯弄得满手脏污;工资水平也不高,勉强算是能养活自己罢。

  苟延残喘的,又捱了两年,厂子终究还是倒闭了。我的这位同学不得不另谋生路。再后来,我也曾遇见过一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唯有祝福吧!

  不知道那位没接成班的姓伍的同学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昔日的轻生?曾经那么重视的事情,不久之后,竟轻渺到不值一提。奈何!

  这些人、事几乎快湮没于时光,提起来,依旧让人心绪不宁。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记忆,或欢笑或潸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品味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6-15 18:48 |只看该作者
先占了沙发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6-15 18:49 |只看该作者

回头桃丫又让你起开。。。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6-15 18:52 |只看该作者
那时还有个高大上的家庭身份认定:双职工

绝对高阶层的印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6-15 19: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岁数小,没赶上,终于有聊不到一起的话题了,我以为我万事通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6-15 19: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退休民工 于 2022-6-15 19:11 编辑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铁饭碗,15号,接班,以到于后来的农转非,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字眼。

我那个大伯就是国营水泥厂的工人,至于怎么进的水泥厂,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每个月15号准时发薪水,总是惹得村里人艳羡不已。

因为家里穷,我那个又矮又丑的伯娘总是斜着眼看我们,去她家看电视,总是指桑骂槐的,后来就再也不去了。大堂哥刚成年,大伯就提前退休让大堂哥顶班进了水泥厂。

90年代中末期,水泥厂买断工龄,那时候好像给了一两万,当时还是蛮多的,我那大堂哥就这样下岗了。结果我那疯疯癫癫的堂嫂好赌,败光所有的家产还借高利贷,无奈之下,躲债丢下孩子跑广东打工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6-15 20:02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2-6-15 18:52
那时还有个高大上的家庭身份认定:双职工

绝对高阶层的印记

这个我不晓得。。。我孤陋寡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6-15 20:03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2-6-15 19:07
我岁数小,没赶上,终于有聊不到一起的话题了,我以为我万事通腻?

不应该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6-15 20:0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02
这个我不晓得。。。我孤陋寡闻了?

我家也是双职工,记得我爸妈说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6-15 20:03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2-6-15 19:07
我岁数小,没赶上,终于有聊不到一起的话题了,我以为我万事通腻?

你85后?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6-15 20: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我读的时候以为是元霸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6-15 20:04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19:09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铁饭碗,15号,接班,以到于后来的农转非,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字眼。

我那个大伯就是国 ...

你,……这些居然也晓得?太不符合逻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6-15 20: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2-6-15 19:07
我岁数小,没赶上,终于有聊不到一起的话题了,我以为我万事通腻?

接班是八九十年代的事,你还小啥了,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6-15 20:0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6-15 20:04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我读的时候以为是元霸写的。

哎呀。她喜欢分行好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6-15 2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05
哎呀。她喜欢分行好不好。。。

可是真奇怪呢,读的时候还想着,哦元霸也是老师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6-15 20:0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04
你,……这些居然也晓得?太不符合逻辑了。。。

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大伯就是个15号,我那大娘那叫趾高气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6-15 20:1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04
你,……这些居然也晓得?太不符合逻辑了。。。

不奇怪啊,我堂爷爷也是个15号,后来农转非跳出农门了,前几年嚷嚷着要回农村。因为农转非跳出农门,对于乡下的红白喜事之类顶门户之事从不参与,老了退休了,又想回农村,结果招到宗族的不满,又挨家挨户的去说好话,近些年开始参与家族的事。我们村几家农转非出去的,还有以前打地主逃到外地,或者台湾去的,这些只是听说,说不定等我有空也写写。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6-15 20:18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20:15
不奇怪啊,我堂爷爷也是个15号,后来农转非跳出农门了,前几年嚷嚷着要回农村。因为农转非跳出农门,对于 ...



那时候还有一个名字叫吃商品粮。
农村姑娘找对象要是找到吃商品粮的,就了不起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6-15 20:18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20:08
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大伯就是个15号,我那大娘那叫趾高气昂的。

确实。那会儿家里有工人的,骄傲得不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6-15 20:19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一写,我想起了很多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6-15 20:2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18
确实。那会儿家里有工人的,骄傲得不得了。。。

就是啊,我那大娘又矮又丑,凭啥啊。也曾与村民八卦的时候聊到我大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大伯家那包子又大又香,馋死人了,当然,这个我也只是听说,不曾亲眼看见。。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6-15 20:23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20:15
不奇怪啊,我堂爷爷也是个15号,后来农转非跳出农门了,前几年嚷嚷着要回农村。因为农转非跳出农门,对于 ...

宗族这个词,好有乡土气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6-15 20:2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6-15 20:18
那时候还有一个名字叫吃商品粮。
农村姑娘找对象要是找到吃商品粮的,就了不起了。

就是,就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6-15 20:2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6-15 20:19
你这一写,我想起了很多事儿

我们是有着共同记忆的一群人——就是小毒这孩纸老让我觉得别扭,每次看他一本正经参与这个时代的话题,我都有强烈的违和感扑面而来。。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6-15 20:2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23
宗族这个词,好有乡土气息啊!

是啊,根在哪里,就得参与一些宗族的事儿,主要是红白喜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6-15 20:3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25
我们是有着共同记忆的一群人——就是小毒这孩纸老让我觉得别扭,每次看他一本正经参与这个时代的话题,我 ...

非得整出东非大裂谷?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6-15 20:31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20:25
是啊,根在哪里,就得参与一些宗族的事儿,主要是红白喜事。

这类仪式感的东西,不该被遗忘——我记得蒙古族的敖包会,于此类似,场面令人感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6-15 20:32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6-15 20:31
非得整出东非大裂谷?

不是。是惊奇。你明明该是后生仔,谁知道聊起这类年代话题,却总是头头是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6-15 20:3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31
这类仪式感的东西,不该被遗忘——我记得蒙古族的敖包会,于此类似,场面令人感动。。。

我觉得,这个不能归入仪式感。怎么说呢,似乎我也找不到更贴切的词语,红白喜事之类,都是人生的必经之事,似乎都要借助于世人或者整个家族来完成。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6-15 20:3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6-15 20:32
不是。是惊奇。你明明该是后生仔,谁知道聊起这类年代话题,却总是头头是道。。。

这就是土生土长的人,世事经历得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