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钟馗打鬼 于 2022-8-26 13:35 编辑
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美国媒体狠狠的打脸了躺平派唱衰的声音。
《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1日文章说,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其内容指出,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3%增至2021年底的15%。在此期间,中国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德日美的份额分别从7.8%、3.7%和8.6%降至7.3%、3.4%和7.9%,全面出现萎缩。
只要不瞎的人,就知道中国目前抗疫措施一点都不影响在全球出口份额,也就是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制造业没有影响。比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其中,出口增长22.0%,进口增长4.8%,有力扭转了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反弹造成的外贸低迷,4月份上海疫情反而影响了出口,消灭疫情后出口就恢复了。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064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2446亿元,增长23.9%。可见,中国当前抗疫措施对出口份额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是因为日本、德国和美国,很多生产企业因为员工感染新冠病毒,都要自我隔离请假,导致很多生产线开不起来或者产能大打折扣。丰田今年在日本还出现因为疫情太高不得不关闭工厂的问题。
国外其实根本不是躺平派说的新冠疫情说不存在或者装不存在就不存在了,员工得了有不少比例、大概50%是会发烧头痛几天无法工作的,需要自我隔离,严重的重症要住院,乃至后遗症严重到要退出劳动市场。美国就发现劳动效率严重下降问题。更别提美国日本现在每天因为感染死亡几百上千人的死亡问题。装是无法装回从前的。
国内其实不是抗疫策略的问题,而是一些地方层层加码和教育体系通过孩子绑架家长不能出差旅游问题,导致了整个旅游和商务差旅市场严重下降,最终让很多特产、餐馆、酒店、出租车行业严重受影响。而和这些行业相关的,民营企业和草根就业比例又很高,才导致市场的冷却。
相反,抗疫对工业是最好的措施,因为工业生产线经常一个萝卜一个坑,员工都健康,就可以保持生产线高效有序运转,最终产能和成本都可以保证,出口就有巨大的竞争力。如果看到出口这么大、增速比躺平派经常吹嘘的越南都大,还在狡辩抗疫影响出口会导致产业链出走的,那就非蠢即坏了。
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旅游城市、一二线城市、边境口岸城市对外地来人实行三天两检;对当地类似出租车、冷链、医疗、餐饮等重点人群实行二天或者三天一检等制度,费用国内国债支持,这样保证快速发现疫情又避免大规模隔离的高成本。
总体上,现在措施无疑是最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