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知音发帖谈台湾GDP,邀我。因为不大了解台湾及其GDP,于是改写大陆GDP及其一些偏失,如:GDP与DPI之间的裂缝,并笔头子一歪,论及海盗君与其敌手谈GDP时各自偏执一隅的情况。
GDP这事儿吧,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说容易,是因为GDP这个词儿已经成为日常用语,谁都会说,谁都听懂。也不容易,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连一张财务报表都不会分析,遑论GDP核算表呢?
谈起GDP,首先要脑补一张国民经济核算表。就像谈起债务脑子里有一张财务报表,谈起股票就目前出现一个走势图。没有这个相应的图作为讨论的背景,只从表面上抠字眼儿谈GDP,不但自己谈不明白,而且别人也很难听明白,因为没有画面感。
这种画面感的形成,曾经写过一个帖,简单以当我们谈起自然数时会有什么反应为例子,说明数字应该想象着放入一种参照系里生成相应的物理量。讨论GDP时也应是这样,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里,GDP概念会与其他因素产生不同的因果关系。这是很难的事情。
原来就看见过有些人认为海盗犯轴,犯犟。现在看到梁老也认为海盗的脑子天天上天入地钻牛角尖。我要说的是,海盗的头脑其实满清醒的,思路也清晰。
这两天讨论GDP,发现他对GDP的理解有自己的逻辑和场景。他说的一些数字和表格,虽然逻辑比较粗糙,但确实也不是空谈,而是很应景儿的。如果别老是陷入过去十年来的低水平辩论,他的理解会更好一些。这是对海盗君的第一个认识:总体思路清晰,尚待优化。
第二个感触是,海盗君心胸满开阔的,会及时接收一些反馈,完善自己的思路。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我与海盗君在不少地方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观其大略,感受到海盗君的一种内在的品质,认为海盗立论还是能立得住的,论坛上能不能行得稳,那就看自己怎么调整思路。
相对来说,公理力的头就像一个只收发某一特定频率的天线,看上去顶天立地,其实只能直戳戳的一头链接谷歌一头链接雾水,然后在根本错误的基础上喋喋叨叨:明明不知中国GDP核算表是什么样子,偏偏下毋庸置疑的断语而闹笑话;明明头一次听说TFP,偏偏装作专家的样子讲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好土豆。
公理力写的三篇帖子,像天线宝宝头上发出来的音频,无非就是重复唠叨:我叫公理力,钻研GDP十余年,我最厉害,我最厉害哟……我天线宝宝专谈GDP十来年,头一次听说TFP也能一通百通,一直通到"美国合资企业",一直通到河总转帖的一篇新闻稿,通过新闻稿专业指摘某研究员不如天线宝宝懂TFP。
咦,且慢且慢,美国也学中国特色搞"合资"企业啊?听说还上升到法律咯?
说起美国"合资"企业,不禁想起视频上看到的拜登的头来:拜登稍微专注于演讲稿,几分钟后就找不到讲台之外的路,找不到回去的路。。。很明显是新冠后遗症导致脑供氧量贫乏。新冠后遗症让拜登也成为天线宝宝,只能照葫芦画瓢读稿子,就像公理力天线宝宝搜谷歌,转眼工夫就嘟嘟囔囔不知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