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2-11-1 13:13 编辑
0,
"女儿国没有男性,所有女人根本不需要在意男人的审美目光。"
"女儿国女性主流审美的基调之一,无需考虑男性,必然中性化。"
"现实中的女儿国,也是需要种地,需要盖房,需要打水,女人们需要干各种粗活累活脏活重活,甚至各种危险的工作;这是大多数女人不易承受的。"
以上三句话摘自著名的杨逍的著名的吹牛帖。著名的杨逍的著名的审美观建基于此。现在,更著名的段干教授要摧毁杨逍的这三个基础,杨逍的审美观也将轰然倒塌。
1,
杨逍说,"女儿国没有男性,所有女人根本不需要在意男人的审美目光。"
段干教授引用几段《西游记》原文证明,女儿国不乏男性。
艄公婆子从子母河渡口把唐僧师徒四人摆渡过去,遇到一个村舍店主婆婆,说:
"我这里乃是西梁女国。我们这一国尽是女人,更无男子,故此见了你们欢喜。你师父吃的那水不好了。那条河,唤做子母河。我那国王城外,还有一座迎阳馆驿,驿门外有一个‘照胎泉’。我这里人,但得年登二十岁以上,方敢去吃那河里水。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阳馆照胎水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
"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2,
杨逍说,"女儿国女性主流审美的基调之一,无需考虑男性,必然中性化。"
这句话又说错,大错,特错。上文已经引用原文证明女儿国不乏男人,而且女儿国的女人见惯风月,所以她们的生活是考虑男性的,比如孙悟空去解阳山破儿洞落胎泉打水堕唐僧与猪八戒的胎,这老婆子说:
"拿着这钵头儿去,是必多取些来,留与我们急用。"
由此可知,生活中她们也经常考虑男性。
3,
杨逍说,"现实中的女儿国,也是需要种地,需要盖房,需要打水,女人们需要干各种粗活累活脏活重活,甚至各种危险的工作;这是大多数女人不易承受的。"
事不过三,杨逍犯错接二连三。女儿国的人不种地,她们作生意。自由贸易是她们的生产方式,娱乐是她们的生活方式。如何知之?
这就需要回忆《西游记》里陈家庄的陈老汉的说法儿:
“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
女儿国与陈家庄隔河相望,通过通天河来往作贸易。作的什么贸易呢?"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陈家庄向女儿国运输男人,做得是人口贩卖。
这就是为什么上文老婆婆说女儿国的人见惯风月,也可知老婆婆为什么存下堕胎泉水备急用。
4,
从根本基础上一一打破杨逍的著名吹牛,此帖已经煞尾儿,圆满成功结束。
但是,为了使主题更鲜明,再追问一句:
女儿国的女人见惯风月,离不开男人,那她们的审美观决定于男人么?
答曰:非也,非也。女儿国的女人看见唐僧师徒四人,在马路两边欢呼:
"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看见这国情了没?这种民意民心反映出女儿国民的快乐观:男人,仅仅是人种,而不是审美观的决定者。
女儿国民对待男人,仅仅是娱乐,哪个男人不服不从,就"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男人如衣服,随时要换新的。所以陈家庄的国际贸易很旺盛,而且年年是顺差。至于女儿国内的生育政策,则是只生女,不生男,所有男婴都会打胎。《西游记》说的很明白:
"只是我们这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阳山,山中有一个破儿洞,洞里有一眼‘落胎泉’。须得那泉里水吃一口,方才解了胎气。"
"解阳山","破儿洞",意思就是阳性的儿子,统统及时喝‘落胎泉’水,立即打掉。
这就是女儿国建立在快乐观之上的审美观,与杨逍的著名吹牛完全相反:男人的生命决定于女儿国,女儿国的快乐决定于男人,但是,女儿国民的审美观完全不决定于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