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1-30 20:42 编辑
应该肯定,茶余饭后为大漠孤烟直的一个“直”字较真一把,永远比高隐们以贬损他人为能事要强9999倍。
真理仅凭“孤家寡人”模式去辨,很多时候是不够的,正所谓真理不辩不明,一如较真这个“直”字。
无论各人观点有多么奇葩,诸如段子的横云说,都是去伪存真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无需赘述。
公某想说的是,倘若这类思古幽情能建立在生活底子之上,往往就会靠谱得多。
凑巧,公某就有一睹“大漠孤烟直”的现场经历。除了在沙漠戈壁住帐篷的那些个日日夜夜的偶遇,如果没记错的话,在当年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上也曾“艳遇”过一两回。
“大漠孤烟直”,最不可能的是王维的想象。未曾亲眼目睹那令人绝望环境中奇景者,即使想破脑袋也不会有这样的“真情告白”——一种直笔记录,而非文学夸张。
小徐同学想象为横展的云彩,想象力可以打90分,但记忆力只能打10分——她忘了“主体”是烟!王维同学即使不知物理学是哪种“奇技淫巧”,至少也明白,袅袅青烟是不会如螃蟹一般横着走的。不要以为21世纪了,女人也可以强奸王维同学。嗯,最好再等等——我不能再善意地提醒。
李熙和杨逍逍同学对背景的交待都足够明白。只是李熙的烽火说逻辑性弱了点——落日的时间点已经被王维同学卡得死死的,“入夜举火”与孤烟就很难相互看对眼了。
逍逍同学的想象力与小徐有一比——咱先说好,你俩要掐,可别怪公某挑事儿。而重点是,逍逍的白日梦,不,落日梦是所有闭门造车中最具可兑现性的,点个赞。
差点忘了,段子同学说,沙漠上时刻都有鼓风机,看来,表扬你的想象力也有风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段子未曾亲自置身沙漠,只能亲自想象。
事实上,沙漠里被红薯般烘烤的时候,跪求上天恩赐哪怕一丝微风的心情对公某这等亲历者都是很熟悉的,即使算不上难以忘却的痛感综合症!
沙漠地带“风妹”经常缺席的一个客观证据是:炎炎夏日,无论步行,还是乘车,都会被“眼见为实”的视觉捉弄:沙漠中经常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绿水,却永远靠近不得。皆因艳阳高照导致地面较冷的空气被加热后形成均匀上升气流带来的折射效应。即使很小的风飘过,也会瞬间破坏这一虚幻美景。
何况,被风吹“横”的顽固牌烟雾即使有机会表演,也会瞬间消散。目测王维同学眼神儿没法跟小徐比,又忘了携带每秒拍一万张的六星牌单反相机。
俱往矣,数最没创意的解释,还看公某:王维之烟不是炊烟的概率之低堪比行星撞地球。至于这炊烟的“贼魁祸首”是戍边将士,还是王维同学的慰问团,甚或沙漠边缘的土著人家,公某那次碰巧被一只高鸡纠缠,没能成行,也就不能出庭作证。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无风的大漠,袅袅青烟之直,非亲睹,简直不可思议。原因还在于“奇技淫巧”物理学,土著们的烟囱之上,或将士们、野餐者埋锅造饭的烟火,在较冷且近乎静止(也可缓慢上升)的空气海洋中形成热量足够的上升气流“通道”,犹如肉眼不可见的烟囱。
当然,这样的青烟不可能是直插天空的那种——那反而失去美感,在一定高度就必然消失。
这样一缕笔直的青烟,恰到好处地亮相于无垠的大漠,背景竟然是红彤彤的落日,点缀天空的晚霞,还有被夕阳染红的蜿蜒长河,那景象之奇妙,对置身足以令人失去所有正面情绪环境中人,简直不要太美……
很想搜索一张能传递这一意境的图片,虽然直奔本主题的图片无数,竟然彻底令公某失望,还是不贴吧。什么聊胜于无?空缺从留下想象空间的角度,更是一种美。
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