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生三首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
遂使蓁茅成间塞,尽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
----
评:“元沖曰: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儒者,不知亦当兼取否?先生曰:说兼取便不是了,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学皆我之学,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不染世累谓之佛。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辟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室,儒者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于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这是年谱中阳明先生五十二岁时的对谈,“万物皆备于我”,儒释道合一。道成此过便直踏过去,何必辟佛,这便是此心光明处
家教中身教的部分是最原始最见效最行于无事的教育,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家教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子曰:绘事后素。”“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夸张点说,用粪便塑造一个再好看的美人,再好色的人看了也会感到恶心,这也是在糟践美。“子曰:辞达而已矣。”辞章并非不可以学,只是学之不能从辞章开始。先要养成好的品质,保持心口如一,然后再切磋琢磨。辞藻不是从心灵涌出,就没有意义可言。辞达是容易的,记得我儿桃桃刚会说话时,有次穿了件高领衫,不舒服,头转来转去的,问他怎么了,他说:毛得很。直说感受,一听便懂,这便是辞达了。养成好的品质,紧握最初的才能,然后看见韩柳自有可借鉴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至今仍是最美的语言,正是美在人品之贤良,见识之通达,反思之透彻,表达之简易。四者互为因果,表达本身也成为品质了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何莫由斯道也?”“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第三首的后四句在佛经里常见类似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