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花暗示的好像是:"正义=第三方的拳头"。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于史有征。譬如春秋时期周家天子这一方遭诸侯国那一方不待见,齐桓公就当第三方,凭着拳头尊王攘夷,确立正义。所以此处有花有理。
然而,齐桓公也获得重大利益,成为霸主。也就是说,"第三方的拳头"固然可以是正义,然而也不是完全正义,同时也充满功利性。
正义一旦充满功利性,那么正义就容易荒腔走板。比如说法家,法家好战。"奖励耕战",按照战功授勋封爵。谁家拳头硬,谁家当大官。这个规则对所有人平等,够正义吧。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最终的正义属于将军,最终的功利属于活着的将军,死去的千千万万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正义与他们的名字一起淹没于无闻无记。
墨家信鬼。一将功成万骨枯,功利在将军,正义在枯骨,正义在鬼。墨家尊重鬼,所以也爱活着的人。因此,墨家"非攻"。非攻,所以少死人。墨家这与法家不同:法家喜欢拳头硬,鼓励人人以硬拳头赢得功成名就,不管不顾死去多少人;墨家非攻,我拳头也不弱,只是积极防御,不首先使用进攻武器,不求军功,以保苍生。墨家的"非攻",是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尽量减少枯骨,尽量延缓枯骨。
比墨家更激进的是儒家,他们"非战",认为春秋无义战,认为各诸侯国应该"去兵"。也就是说,正义,是无需拿拳头说事儿的。儒家讲纯粹正义,不计较功利,这被当时人认为是"迂阔"。
2
以古鉴今,论史知世,可见:
美国是今天的法家,到处挑起战争以发财,俄乌交战,美国贷款给乌克兰,卖油气給欧洲,没收俄罗斯财产……一时获取多少利益。法家和美国,嘴上讲正义,实际上图财,而且不顾遍地枯骨白骨。
丹东市的鲜族自治区,全民先军,以军为爵。这是典型的法家方略。
北国乌克兰,为了正义,发誓战至最后一个人。全世界爱好正义的人呢,也都支持乌克兰战至最后一个人。我常常想,这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肩膀得有多宽啊担起那么多人的正义,心脏得有多大啊搁得下那么多逝去之灵,鼻子得多么不通气啊闻不到死亡的气息。这一个活着的人,唯有正义在身;活着的正义,唯在一人之身。
中国实行墨家政策,积极防御,不打第一炮。手里有利器,心中讲正义,不以邻为壑,不以白骨晋爵,不以战发财。
中国也有些儒家王道的气象。自己"非攻",然后调停沙伊诸国"非攻","非攻"的国家多起来,自然而然就会"非战",都不打第一炮,自然天下非战。
3
以第三方的拳头为公约,比如北大西洋公约,根本上还是"功利",公约内也不可能正义。
这就像中国历史上,法家的秦始皇,赢了战争,统一了天下,却失去民心。法家以百姓为白骨,则百姓不以皇家利益为正义。
4
各国有可攻之力在拳,自己约束自己"非攻"之意在心,不以可攻之拳与不"非攻"的任何第三方为盟,在拳与心之间,庶几正义矣。
"非攻"多起来,则成"非战"。
"非战"之后,才有正义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