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诗词,就我个人学习接触的过程而言。最开始的只是单纯的喜欢,譬如高考印发的古诗词例句背诵,应为也占考试比例分值。当时觉得很美,莫明喜欢,背诵起来也不费力。这或许是我最初的欢喜吧。那种诵读的韵律就像是首美妙的歌。而事实上,如今回头再看,中国的诗词发展确实是韵∽旋律的延续。我最早接触的如诗经里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们看,这就是古人(非庙堂专属的正经文人诗歌,属于乡间俚调),从民间发轫的自然情感表达直接,热烈,反复的排比叠加推进以至于达到情感的高潮。古人的爱是炽烈的也是直接的,诗歌在田间地头唱到姑娘们的心里,差不多拎只大鹅就可以黄昏牵着她回家成亲,婚就是这么来的。放而今,在中国部分地区及民族那保留着类似的传统,如傣族的对歌,陕北的号子,一如既往的嘹亮,火辣。这之后因为焚书坑儒,儒教的专捧,中国女子被关在家里三从四德家庭作业,诗歌渐渐成了老爷们的专属。至汉代动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兮啊兮的,感情上收敛了些,男人么要脸面,毕竟华夏华夏以衣冠礼服为大。难得汉当街卖酒的谁搞了一出凤求凰,其文蔚为大观也!(一时记不起)。接下来到了三国,天天打仗哪有功夫和你兮不兮的,借用张飞莽汉,兀那家伙,果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这当口,曹氏家族明珠闪耀,特别孟德兄的几篇《观沧海》《龟虽寿》,豪放啊,一改诸葛亮出师表之传统文人笔锋。兼其子曹植一篇《甄宓传》,把夸张表现柔美十分,一劲一柔,拓宽了诗词区间,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为不大。哦,忘了说这是赋盛行的时代。大家字认得也多,学会了卖弄,所以遗世量不多。到五胡乱华,魏晋时期,基本上是败坏,没啥好扯的,直到隋唐到来,敲铃铛,传统意义上的诗歌要来了,大家注意听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