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4-29 13:25 编辑
阿狸摆高台发财之余摆地摊拆字,富态庄严之中尽显闲情绰约,可喜可赞。
细读宝帖,无一句不同意,无一字不赞赏,因为通篇皆是常识,东汉以降,古典大都如此传播,世人皆以为正见,吾亦无异议。阿狸以当今普遍接受之注释追读千百年古典之章句义理,固不可不赞同也。
赞同之下,犹有可辩者,敢略述一二。东汉以近义理,阿狸知之甚详,且以为常经,然则西汉以远,字亦读如东汉之后乎?义亦解如东汉以降乎?吾不敏,以为东汉西汉,兴趣与理趣皆不能相同。
例1。阿狸释“敝”,曰:
[草字头下面的“敝”,右边的反文旁,原意是击打的意思;左边其实是“巾”,巾上下的几个短线,代表的是裂缝。]
这个解释很经典,深表赞同。略显不足者,“巾”字亦可分析解释为"从冂,从丨"。
“从冂”,则“敝”与“同”,“黨”诸字同源可知焉。
例2 “涼彼武王”,阿狸释曰:
倞和亮通假,实则应是古今字,《说文解字》里说,亮本来是写作倞的……涼也与亮通假,《诗经》里有“涼彼武王”句。亮也与谅通假……”这个解释也很通,赞。只是除此种解释之外,仍然有不同解释。
“涼彼武王”,出自《诗经•大明》。《诗经》有古文毛诗,有今文韩诗。《韩诗外传》里,“涼彼武王”作“亮彼武王”。
《韩诗》虽然是今文经,然而这个“亮”字却实实在在是古文字,而“涼彼武王”却是后世俗字。这不是我的杜撰,有诗为证,曰: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以上引《诗经•大明》诗句,句句在说“明明”,“丕光”云云,可知“涼彼武王”者,亮也。
《韩诗》正作“亮”。
古代流行的古诗十九首,“君亮执高节,贱妾亦奚为”,亮,高,二字互文,正与我的解释字字印证,我的解法,并非空凿附会。
举此二例,以见与阿狸解字之路径大异者,余枝不一一。非敢鄙薄传世经典,愿在孟子之道旁,循荀子之径,蹑踪黄帝之迹耳。黄帝之迹未见,却见一狸顾盼生姿于古字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