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6-15 09:31 编辑
《让故事重回生活》
“故事是有力量的。”这句话读一遍,再读一遍,于我心有戚戚焉。思绪就此被拉回了故乡,拉回了童年,我想起我的村庄,想起我的老屋和亲人。
“金子太多,口袋装不下,苍应脱下衣裳裤子继续装。后来,雪越下越大,他冻得受不了,一头钻进粪草堆里……”
父亲的声音响起在耳畔,绘声绘色的,娓娓道来的。他在给女儿们讲“苍蝇由来”的民间故事。结尾处,他还煞有介事强调:“不信啊?你们看看,苍蝇歇下来就不停搓手,是惦记着搓绳子绑口袋呢!”
欢笑之余,对“贪婪”敬而远之。现在,我懂了,这,就是故事的“可触动,可启迪,可改变”。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它、它们让我不知不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那时候穷吧,兄弟妯娌、邻里之间矛盾特别多。我想不通父母的再三退让,总觉得大不了拼杀,凭什么吃亏,凭什么受人欺负?父母相视而笑,新一轮的故事就又出现在茶余饭后,或消夏乘凉时。
父亲来一段“将相和”,说,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处处回避廉颇挑衅;母亲来一个“六尺巷”,说,你先退让三尺,别人才能也退让三尺。听得津津有味之余,倒把心中的戾气消解了不少。
仔细想想,这些故事的呈现,远比空洞说教更令人信服。特别是我的母亲,她读书少识字不多,也不擅长说理,却有许多为人处世相关的故事,让人百听不厌,在不经意中受了影响。
父亲的故事多是从书上读来的,这也是我从小爱上读书的缘由。母亲的故事呢,我疑心大部分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包括她的母亲我的外婆口口相传,就像她传给了我和姐姐妹妹们,包括子侄们。
尽管忘了哪些是从书上读来的,哪些是父母忙里偷闲讲来听的,但每次听到歌词,“月亮在白玉莲花瓣的云朵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都会恍惚觉得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的故乡。
其他像“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收复台湾”、“爱国英雄杨靖宇”……如此等等能够激发正气、热血和家国情怀的,在父母那里耳熟能详之后也给了我很多激励效果,信仰也由此衍生。
我有时候会想,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村庄,再大到一个民族,让“故事”动起来,不断延展开来,会是什么效果?
可惜这都是曾经的景象了。现代社会,村庄和童年大量走失,“手机游戏”让故事湮没,大部分青少年沉迷,连同他们的父母也沉迷,长此以往又该当如何?在此,让我弱弱发出一声号召:让故事回到生活,回到孩子们的世界吧。
你,能和我一起呐喊吗?让浓缩了中华民族精髓的故事重新焕发出它的光芒,引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故事浸润里茁壮成长。因为:故事是有力量的,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