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31 10:40 编辑
继续纠偏:专业人士谈刀郎与他的《罗刹海市》
文:公理力
眼下,《罗刹海市》火得一塌糊涂。据云,都火到洋鬼子地界儿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把火也烧昏了太多刀郎粉丝、“钢丝”们的头。在公某看来,降降温是必要的。
确切地说,本帖泼冷水性质的所谓“纠偏”,不是来自本人,而是音乐专业人士的洞见。
第一位是这样表述的(大意):
外行听众不了解和声学,也就觉察不到,除了歌曲本身,后期的编曲,包括配器等都很重要。
不否认刀郎的演唱,包括歌曲本身的创作,都值得肯定。但是,他的编曲水平就没法恭维。这首《罗刹海市》的编曲还算好一些,之前的大部分编曲也就是入门级的,有些甚至是demo(演示小样)级的,达不到正式出版发行的行业标准!
唯一的例外是李宗盛帮他制作的那张专辑,那是李请了著名编曲人捉刀编曲。
这位专业人士最后给刀郎提了个中肯建议:希望从下一曲开始,请专门的编曲人为他的创作编曲。
说到这里,想起有人还在扯刀郎是什么中国流行乐“教父级人物”,就只能是十足的笑话了,更别提什么“划时代大师”。专业人士也说得很清楚,刀郎在创作上,与台湾的罗大佑和内地的刘欢都差太远,根本没法比。
第二位则重点分析了《罗刹海市》的节拍问题:
说这首歌是7/8拍的,或者说伴奏是7/8拍,演唱是4/4拍,都不完全对。这首歌之所以不容易找到拍子,原因在于其中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变拍子!
由于节拍上运用了减板、增值、合头、合尾等手法,节拍也就不那么规则。更麻烦的是,鼓点也不是正常套路,地鼓出现在7/8拍的第3和第7拍上,非常有迷惑性。听众就更难找到节奏了!
这位专业人士还提到《山歌寥哉》专辑中其它歌曲的节拍问题。刀郎在该专辑中将7拍、5拍这些奇数拍做了很多变化,该专辑的重要理念之一,应该就是尝试用奇数拍来做音乐。
另外,这位乐评人也认同,这首歌的编曲,包括音色方面,确实有些过时,不时尚。但从整张专辑看,这种所谓的“土”,应该是刀郎追求自己风格的反映,运用了很多民间音乐就很说明问题。而刀郎这张专辑呈现出来的东西,让他得出一个总的结论是,刀郎尚未找到自己成熟的创作手法。
有人还在死犟:《罗刹海市》是摇滚乐!
任何专业人士谈到摇滚乐的基本特征时,都会首先强调其最大特征:摇滚乐节奏非常鲜明,律动感特别强烈。这个特色是通过大量的切分音和低音来表达,主要靠电吉他(包括失真效果)、贝斯和鼓的节奏等乐器来实现。
《罗刹海市》在这一点上就根本不符合。不能说该神曲缺乏节奏感,也不能说没有摇滚元素,但是,由于其节拍上刻意追求的复杂变化,事实上是一种让人很难抓住的节奏,也就很难让听众随之律动起来。仅凭这一点,就失去了摇滚乐应有的基本特征。
O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