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1-10 17:07 编辑
有几个同事凑一起,八卦延迟退休的现状。
——我们这边的教育系统,目前属于“延退”的弹性执行阶段。也即,本人申请延退(五年为一个阶段,或者一年一签,各自的薪酬待遇有区别),主管单位批准。
我是无意中路过,听了一耳朵的。
她们说,某某学校的某某人,平日长期迟到、早退,病假不间断,临了、临了,要申请延迟退休。结论是:真不要脸,好意思不?
又说,有签了延迟退休的,之前答应跟年轻人同等担责,结果合同落实了之后又说干不了。还是相似结论:真不要脸,早干嘛去了?
吐槽最多的,是两个方向:
1、越轻松的岗位(比如教研室的,或二线人员等)申请延退的越多,以退休状态上班挣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有人陪着度余生,何乐而不为呢?那么,问题来了:所谓延退,目的和意义何在?养老了的闲人吗?
2、年轻人很难找到工作,职称晋升受限名额又难上加难,偏延退的人啥都占着,让人急眼跳脚牙痒痒。问题又来了:老龄化的养老压力和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这一对注定对立的矛盾关系到底该怎么看待,怎么才能协调?
我素来钝感,反射弧超长,脑袋瓜子想不了这些,听着也就听着而已。回家跟先生提及,半开玩笑说,幸好我以后不打算延退,不然,多吓人啊,稍不留神就成了年轻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先生分析说,你之所以不想延退,是你长期挑一线大梁,甚至是接烂班的班主任,又是个有强迫症的,尝够了工作的苦累不说,对金钱也没什么具体概念,恨不得能提前退休,写写字啊,画画山水啊,旅旅游什么的。
话题一转,先生又说,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真想挣钱,到老都不舍得放手,何况又没有别的爱好,能够轻松愉悦赚钱,谁不想延退谁傻缺。
也是哦。
可一分为二来说,这仅仅是个人角度的选择,整体发展来说呢?其他行业不了解,不好妄言。我所了解的教师行业呢?
首先,占着岗位,占着职称,会被年轻群体讨厌:一个个老不死的,年轻人们得熬多久,才能熬到名额啊?原本老少之间的“传帮带”美好关系,演变成了对峙、紧张和对立、排异,要如何打教育教学的整体战?
其次,老了老了,激情不够了,身体也扛不住,老迈、固执、腐朽,投诸教学的精力必然远不如从前,课堂驾驭能力也必然不复昔日,中学孩子们正处于躁动、叛逆期,教学质量肯定会打折扣的。怎么对得起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殷殷期盼的家长?
最关键的一点,年轻教师的青春、活力,使他们更贴近社会,更贴近孩子,及时掌握孩子心理动向,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做出正确的导引。“亲其师,重其道”,可不是空话。谁爱跟散发着老人味儿的混迹?又如何能将教育效果最大化?
先生笑起来,责我说,瞎想什么呢?国家既然有这个政策,人家就有延退或者不延退选择权,至于其他行业后果什么的,又不是个人在担责,也怪不了个人。迄今为止,你所了解的也仅仅是几则个案,未必就是普遍现象,你所罗列的弊端也或许仅仅是你所认为的弊端,利弊的整体权衡可能还要再站高一个层面……
好一通吧啦吧啦,直接把我给绕晕了。看着先生,想起前几天看过的一句台词:梦里寻思千条路,醒来依旧卖豆腐。我就是个买豆腐的,寻思那么多干嘛呢?想也是白想不是!
好吧,好吧,真想凌乱,或者替谁凌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