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要买书,就陪她到书店去挑选。孩子挑来挑去,看上的全是郭敬明的书。久闻郭敬明大名,我从来没有读过,随手翻了翻,看不懂,到底是什么迷了孩子的心。但看这些书的印刷,只能打60分。行间距很大,字体很小,天头地尾空旷的很。我对这种印刷的书一律反感,不光内容不适合孩子,排版也不适合孩子。华丽的语言,玄虚的情节,一群天上的男男女女。也许是代沟的原因,我们总不理解孩子对生活的要求总是很苛刻,不能吃苦,不能劳累,大手大脚,心里完全没有钱是辛苦赚来的概念,好像只要伸手就能拿到。
孩子还叫嚣着,只要我买的书,都是她不愿意看的,只要她自己选的,都是愿意看的。我很想替孩子把握成长的方向,但是得不到孩子的配合,一切都是徒劳,动了一点小心思。我跟孩子说,这次买书,同意给她买2本自己喜欢的,然后呢,妈妈做主,买一套《平凡的世界》,看完自己喜欢的,就慢慢读《平凡的世界》,什么时候读完《平凡的世界》,就可以再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买,协议达成。
这套书讲的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的故事,正好是我们成长的年代。书中讲述了少平、少安、兰香、俊武、福堂和孙玉厚、田福军、周文龙、张有智、田润叶、田晓霞、李向前等等各色不同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七八十年代人们质朴、浮燥、迷茫的情感。出自农村的少平和少安,善良、自强,贫寒造就了他们的成熟和坚强,并且执着地追求,以期改变现状和命运。
给孩子推荐,也是想通过读这本书,让孩子知道父母这一代人小时候和年轻时代的生活,更便于理解父母,胜过我们每天在孩子面前唠叨我们以前如何如何。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少平在逆境中奋斗,努力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做一个生活有目标,有信念,有追求的人。
这套书我20年前读过,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那时候是借书看的,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从朋友那里借来如饥似渴地挑灯夜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还给朋友的时候心中依依不舍。如今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买回家,我多么希望孩子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我对过去那个年代的深情和对她的期望。
孩子每天在睡觉前读几页,第一天阅读,就提出了问题,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年代?我跟她讲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年代,她说还以为是姥姥小时候生活的年代呢。孩子读书还是粗线条的,我也不希望她一下子就能读进去,文字的东西,一点一点,会慢慢渗透的。我给她讲了路遥,告诉孩子这本书,倾注着路遥毕生的心血,路遥为了写这本书,自己到一僻静的乡下小屋居住,写完不久,路遥就病逝了,这是八十年代最震撼的一部著作。 孩子的感受是,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过得很辛苦,很不容易,写满了贫困。通过奋斗,每个人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变,思想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转变的过程充满着困惑、奋斗、抗争。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不同的故事,平凡而又充实,这些都是她们现在没有体会到的。所以看书时,她跳过讲述县城里的故事,反复看好几遍农村里的故事,努力想象那个年代的生活和现在的差距。 我相信,一部好书,就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孩子成长。今天,或者若干年后,这本书留给她的,是怎样去思考,怎样主宰自己的人生,怎样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磨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从而引导自己走好平凡的人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