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读书改变命运,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的人,可是实际上,对很多家庭而言,读书反而成了家庭不幸福的根源,最后搞得亲子关系恶化,孩子读书也没多大出息。父母还把大部分精力耗在这里,也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确实有人的家庭通过读书改变了阶层,但那个前提是孩子本身具备对等的资质。实际上,读书和习武是一样的,督促鞭策只是达到一个较低的档次,真正的高档次拼的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资质。可惜很多家长无视这些,却盲目的在让孩子卷自己卷不动的东西。
儿子初中时,有一次上实战课,女学员Q的妈妈看到另一个女学员W的实战表现,就在那里嘟囔说:“打的真差!练了也没前途。”她说话声音也不算太小,估计W的爸爸也能听到。那有如何呢?说的就是事实。Q与W同岁,但是在搏击资质上差的十万八千里。Q身体强壮,身体素质一流,天生的搏击资质就很高,来跆拳道馆第一天就把一个比她高一头大一岁的总喜欢欺负弱小的跆拳道黄带男孩子打哭了(野架)。说白了,Q就属于在这方面老天爷赏饭吃,她只要正常训练,在这里除了儿子谁也打不过她,儿子可是比她大两岁。如果同龄,胜算也不是太高。
而W呢,和Q相比各方面素质都是明显的差距,即便是天天上私教课,她也不可能达到Q的水平,不过是徒增训练带来的辛苦而已。习武这东西,只要一动手高下立判,外行也能看出差距,尤其是身体素质,头脑灵活度的差距。可是学习呢,却不太好评判。就算两个学生都是满分,资质也不一定相同。就算成绩有差距,家长又总有我孩子不如人家努力的想法。可是如果有人说甲的孩子学习天赋就是不如乙的孩子!甲会服气吗?不会。大多时候,甲会不认账。就算他知道这个是事实,又能寄希望于以勤补拙。可是实际上,以勤补拙对于高端竞争并不好使,因为大家都在努力。龟兔赛跑,乌龟跑赢的是睡觉的兔子,不是清醒的兔子。
这个逻辑就是很多中下层家庭通过督促孩子读书,幸福指数不升反降的原因。因为既然本身在中下层,说明头脑优势基本没有(有些人觉得自己或孩子聪明,只能说大部分是自以为是),本身教育资源、经济条件、自身能力也没有优势,只不过是抱着一颗不认命的心去朝孩子挥鞭子,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反正我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我儿子上学,我对学习的教育观点是:严格要求,不设目标,不抱幻想,不画大饼,不给压力。严格要求,一是为了取得自身最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