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记忆,广东农村的主体建筑是泥巴盖的房子,上面盖瓦,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主要是讲80年代以前的事情,有个别零星的砖头房出现;印象深刻的是,个别人家有黑白电视机、自行车,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两条腿,所以最远的旅程,能走到县城就很不错了;种田的力量主要依靠黄牛和人力,那时候耕地很宝贵,几乎没有丢荒的农地,农村的主力劳动力都在村里;80年代中后期,已经有村民外出闯荡江湖了;衣服和鞋有些紧缺,夏天无所谓,赤脚和光膀子都可以,冬天冷得瑟瑟发抖,早晨上学靠跑步取暖;早上上学抓一把隔夜冷饭做早餐,中午回家吃番薯和稀饭,菜是咸鱼和青菜、咸瓜等等;天天都吃肥猪肉,一个星期吃一次瘦肉;那时候村里人多热闹,老年人、中年人、小孩,三世同堂,虽穷,其乐融融,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事情,也从不忧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90年代,砖头房子渐渐多了起来,但没有任何装修,屋里屋外都是砖头裸露,但楼面倒了水泥,可以晾晒粮食和睡觉用。夏天的晚上,楼顶基本睡满了人,也不怕蚊子,好像那时候并没有现在那么多蚊子。印象深刻的是漫天的繁星,至今仍然在脑海里。90年代变化甚大,自行车普及了,电灯不再容易停电,黑白电视机还没来得及普及,彩电就出现了,而且有了自来水,有了煤气,摩托车,电话,BB机,WALKMAN,日本进口的电子产品渐渐多起来。90年代是商品和经济突然膨胀的10年,什么都多了起来。核心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农成了老人、妇女、小孩干的事情;商人和工人都多了起来,感觉人们开始有钱了。几层的小洋楼开始出现,并且会有贴瓷砖的装修房,到了90年代末,甚至出现了大哥大手机了。香港流行文化,音乐、电影、电视剧、偶像渗透到每个角落,影响了每个年轻人;一时之间,开始有了黑帮、混混,车匪路霸,坏人坏事层出不穷。全国青年纷纷南下广东发展,进厂。90年代是最大的社会洪流变迁的年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绝对不像今天这么卷。文盲发了大财屡见不鲜;浙江广东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有个笑话:问,你家乡有什么是真的吗?答:有,我家乡的排骨是真的,保证一点肉都没有。
00年代,这时候我已经学习生活在上海,而浦东刚刚开始开发,农村的印象淡了,城市的印象开始变得深刻。我是眼见着浦东发展的腾飞的,这个时代的主题对我来说完全变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手机,飞机,火车,电脑,qq,网络,网友,经济,股票;80年代的原始农村社会生活被忘记在九霄云外了。这个年代。全中国都在搞基建,到处是修路、建桥、建产房、办产业园,联想居然买下了IBM的电脑,中国迅速进入一个电子产业的领域。但我也听说,中国只是个来料加工厂。干最辛苦的活,赚最辛苦的钱。
10年代。让我震惊的是智能手机的出现,然后中国出现了高速铁路网,电商蓬勃发展,一时间,云服务、信息化、华为,腾讯、京东、淘宝,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出现。中国沿着来料加工的体系进入了跟随创新自主的阶段。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智能手机、反腐、高铁。
20年代,也就是现在,可能记忆跨度有些模糊,关键词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中国的北斗通讯卫星、中国的空间站、航母、各种20武器,中国登月,减肥,千万豪宅,老龄化、股票,中美争霸,新冠,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人们早就忘记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了。
谁TM也想不到,一个前不久连自行车都生产不了多少的国家,突然之间,就和美国进行科技、军事、经济上的全面竞争了。
如果有人80年代在中国的农村突然昏迷不醒,今天突然醒来,他该怎么接受这个现实?
2025年就要来了,但凡心智正常的人,都会继续看好中国的发展!14亿人拼搏奋进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