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1-14 23:56 编辑
原题《文史钩沉熙庐煮水系列之一 学衡顽固而未必反动》
文字编理/林深数树
美篇编发/元 辰
一、我通过鲁迅认识学衡——
我对学衡的认识,是从鲁迅的估学衡开始的。
鲁迅对学衡不屑一顾。肯定深深影响了我。现在看那时的自己,是自觉惭愧,是自不量力。
至于新文化是什么,不是什么,你只要看看鲁迅躲在日租界,就能明确许多东西。
日本人对新文化和留日学生的利用,是被后来史实证明了的。甚至包括两个流亡党,戊戌变法的和孙中山们。苏俄,美国,欧洲有没有利用我不知道。反正毛主席说美国办清华园是文化侵略。
撇下这不说,新文化不要旧学不要传统,新文化不要中医中药,甚至新文化不要汉语了……也都是对的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园有国学院和国学大师,南京东南大学有《学衡》不是很正常的吗?
可是这对于新文化的中坚人物来说无疑是不可容忍的。于是有鲁迅的估学衡。学衡有没有败下阵来,我不知道。
——我今天看学衡他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
祖宗会于我们没有意义吗?传统会于我们没有意义吗?要新文化,就要把我们祖宗、传统、文脉,都排除都剔除干净吗?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新文化主将都不及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看世界,来得明澈。
也就是学衡是坚守不是顽固;硬要说他顽固,也不是反动。近百年了,学衡的坚守和价值追求,日益彰显是正能量。
二、《学衡》和学衡派——
学衡派是一个因《学衡》杂志而得名的文化流派。主要旗帜,学衡派认为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他们没有要保守国粹唯一国粹的认知。
1922年1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七人,在当时国立东南大学,发起创办了《学衡》杂志。《学衡》从1922年1月至1926年12月,以月刊刊行了60期;1927年停刊一年;复刊后以双月刊刊行了10期;1930年再次停刊一年;而后又不定期地刊出了7期,共计77期。1933年7月终刊。
为《学衡》供稿,除除发起人,还有一些朋友和校内师生,如吴芳吉、刘朴、赵思伯、缪凤林、张其钧、赵万里、胡梦华、陆维钊等。
1925年初吴宓赴清华学校任国学研究院主任,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张荫麟等清华师生,也因吴宓而成为了杂志的主要撰稿人。林损、景昌极、刘永济、汤用彤、钱念孙等人因为认同《学衡》的宗旨,而成为重要作者。
《学衡》最初的发起者,1923年相继走散:梅光迪自第13期起,即不再为《学衡》供稿;刘伯明在11月病逝;胡先骕于秋季出国。吴宓则始终是《学衡》最坚定的核心。他一直把《学衡》视为毕生事业,顶着来自新文化阵营又有亲友的诸种压力,含辛茹苦,勉力支撑。《学衡》历时十余年,一直没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依靠。创刊之初,国立东南大学并未给它提供经费,创刊后,学衡同人拒绝接受来自官方的补贴。起初的印刷费用全由骨干成员共同支付。在后期出版经费紧张时,吴宓个人每期贴付百元。
《学衡》杂志上的文章可分为四类:批判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论文;新人文主义的译介;关于文史哲的专题研究;旧体诗词和歌赋梳理。
三、《学衡》及其代表人物——
梅光迪(1890年--1945年),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专攻文学。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1年任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洋文系主任。创办《学衡》杂志。
吴宓(1894——1978) 吴宓,字雨生,亦作雨僧等。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翌年赴美国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应梅光迪之邀受聘国立东南大学即南京大学教授,与梅光迪、胡先、柳诒徵等人筹办《学衡》,并任主编。他是"学衡派"代表中坚人物,也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吴宓转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看重他知识渊博、酷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他对中西文化的融通,乃聘请他回母校主持筹办研究院。1925年,吴宓接受曹云祥校长聘请,回清华筹办国学研究院并任主任。因为他延揽人才,于是清华四大师。
胡先骕(1895-1968) 字步曾,江西新建人。1916年于美国获植物学硕士后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主任。胡先骕擅长旧体诗的写作,其诗作曾受到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的肯定。他对胡适等人倡导的新文学运动极为反感,屡屡撰文《学衡》抨击。
但一言以蔽之,历史的进程选择了新文化,新文化就是趋势。而且我们的今天,也是新文化的发展。好比毛泽东选择了鲁迅,也就是鲁迅的方向才是新文化的方向。历史进程,没有回转和倒退。
历史回放、回看《学衡》可以,当然是可以的。但历史趋势,和历史发展到今天,是你能否定的吗?当然不可以。
微主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夷陵区文艺**家协会主席,著有《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